www.dapmalaysia.org

文告&评论

为何没人因马友乃德-玲珑和马航的失败及亏损而被控告?

-- 国会反对党领袖兼民主行动党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林吉祥
200543日(星期一)在国会针对第九大马计划发表的演词(2

 

为何没人因马友乃德-玲珑和马航的失败及亏损而被控告?

第九大马计划有优点和重大的缺点。让我列下其优点:

a)     大力强调中小企业发展。这与前首相敦马哈迪注重创造马来西亚大企集团大相径庭;

b)     积极推动马来西亚型工业,如合迪染布(batik)、上金钱 或银线的布料 (songket) 等。这将协助乡村贫穷土著放眼在有潜质赚钱的家庭手工业;

c)      广泛支持经济主要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d)     新颖的尝试创造经济竞争优势,它注重在回教产品如制造机会市场于回教徒可食用的食品,而且发展完善的话,马来西亚将增加出口能力。

e)     承认官僚体制的执行能力要改进。

无论如何,第九大马计划最严重的缺点是很难找到有关检讨为何一些已推行的政策无法达成目标,例如以下的关键问题:

a)     为何35年后政府还是无法达致土著在企业的三十巴仙股权的目标?

b)     为何土著工商社区(BCIC)政策无法达致其提升马来企业家的目标?

c)      为何私营化如此大失败?普腾、马航和英达丽水等经显示该政策在继续推广之前应全面检讨。

d)     为何教育素质明显滑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人不情愿送他们的孩子去国民小学,以及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失业人数上升。

e)     为何马来西亚的公共服务的素质被质疑?它曾经是发展中国家公认最有效率的服务。

f)        设立各种机构与新评估系统能显著的解决马来西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吗?

g)     政府努力打造马来西亚国族的目标对马来西亚人社会产生积极歧视的冲击是什么?

政府无法解释上述的大问题就意味着政府将重蹈覆辙,而其新的建议将不足于维持经济成长,确保财富公平分配,以及促进国民融合。

让我专注在一些第九大马计划政策改革的缺点:

a) 致力于发展企业与创业的问题

推行土著工商社区

注重于提升土著资金及创造能干的马来新商家将加深一个旧问题,那就是顾及不到无须涉及土著但有可能赚钱的企业投资。

政府坚持土著工商社区作为主要机构来重组社会及确保更多土著参与经济活动的地位将不变。不过,这个社区在经济主要领域经商的数据并没有被评估以指出为何这个政策在过去无法协助提升一个独立的土著商业社区。这使土著工商社区继续沿用原本的方式,只有一个显著的改变,即注重协助那些从事中小企业的土著。

改革政联公司

单靠引入主要表现指标KPI)来改革政联公司是不足够的。控制政联公司的形式才是关键问题。政府委任来管理政联公司的专业人士是否有决策自主权?资深政治人物是否干预政联公司的运作?这些公司作投资是为了国家利益?一些商业活动是否为了既得利益而进行?在隆股市上市的政联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是政府拥有及控制的,那政府会否设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来监视这些公司?

执意要私营化

私营化的推行备受偏袒、裙带关系及选择性庇护的非议。私营化能提高效率的证据很少,也没有私人界显示有能力资助那些涉及庞大资金的计划。马铁道、普腾、轻快铁和巴贡水坝皆是私营化失败的例子。

如果政府执意要推行这个政策,制度上又怎样透明化?私营化的形式已显示执法不严,主要是缺乏政治意愿来应对私营化的受益者,而他们已经滥用他们受委托的责任。

为何没人因马航的负债累累而被提控?为何政府没有要求任何人针对马友乃德-玲珑无法成为土著大集团的模范,最终还要政府买回其私营化计划而负责?

不足于提升中小企业

政府在协助及发展中小企业的唯一主要建议是设立及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银行。无论如何,中小企业无法发展成为一个具出口能力的行业,以及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不是因为融资管道不够。

中小企业并没有下足本钱在研究与发展。中小企业很难打入本地及海外市场。政府为了协助他们打进本地市场,鼓励那些生产即用即丢产品者进入霸级市场行销。这个建议的缺点是它可能影响外资,因为大多数的霸级市场是由外国人控制。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专注在发挥新生代又属于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的技能,特别是那些投资在资讯工艺,生物工程等的专长者。政府有进行考察来确认专业人士进军这些领域的需求吗?

政府会否只表示支持有兴趣投资这些市场的非土著?政府的惜才计划应该协助回国的专业人士,让有兴趣进行私人投资者知道他们是获得政府的支持。

供应商系统的用法已经加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政联公司的关系。无论如何,政府有检讨普腾推行已久的供应商系统的表现吗?这样一来可提升土著企业,以及使中小企业涉及国家计划。

普腾的供应商系统显示提供国产车本地产品的计划并不是很成功提升土著企业。该供应商系统也无助于确保普腾的国产车是装置属于该价位的品质产品。

政府要中小企业银行提供资金周转以便能协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成充满活力的领域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众所周知,大多数华人拥有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向银行贷款,因为害怕需要泄漏商业资讯。

政府建议使用国家企业机构作为机制来协助训练年轻及可造之企业人才。如果企业家可以通过如此机构来造就的话,是很令人怀疑的。

b) 财富分配不公    

政府关注华人的股权拥有是马来人的两倍。但是,没有人去探讨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更何况能让各族平分财富的肯定行动(新经济政策)早已建立?第九大马计划并没提及土著资金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下跌,私营化计划无法提升马来企业,以及土著控制的公司再度国有化。

政府也没有记载华人虽未必能开拓出口市场因为没有或很少政府的支持,但因为操作条件受限而接触更多竞争,形成一个协助他们度过难关的因素。政府应该强调土著公司出来竞争,让他们学习一些技能以便往后能独立生存。

政府的财富分配数据也可以被置疑的。例如截至2005年尾的私营化企业,土著个人和政府分别拥有51.7% 31.2% 的股权,而非土著则只拥有8.7%的股权(图表 10-5)。由于政府也是代表土著持有这些股权,因此土著实际上是拥有82.9%股权。2000年至2004年之间的土著股权怎么可能没有从18.9%增加呢? (图表 16-6

虽然政联公司是隆股市大型公司的大股东,但排列出来却是非土著持股比土著更多,这也是不寻常。谁是代持股公司的主人?这些代持股公司拥有8%的股权,甚至比拥有2.2%股权的土著机构还要多。如果政府现在声称提倡一个更开放及透明的企业制度,那为何它还使用代持股公司的惯例?

当政府声称非土著,特别是华人拥有的股权比土著超过两倍时,非马来人的看法是他们控制少许的经济,以及他们对产业及资产的存放感到不安。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这样的看法与不安将最终导致政府失去机会,以提高本地企业的动力来主 导经济成长。

政府已经注意到印度人的股权自1970年便没有大幅度提高,而现在建议要确保该族群将在未来的十年内享有国家财富的3%。无论如何,关键的问题是这3%的股权将公平分配吗?

因此,政府不应太强调如3%30%的数据。数据不会为确保财富平均分配带来多大的意义。政府应该着重在所有的社群都分配到财富。

c) 提升教育素质

政府不可以期望只要大学资格的教师人数增加,就可提高国民学校的水准。我们的学校委任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能激发学校回到提供有素质教育的轨道吗?那些重新受训的教师将会改善他们的语言技巧及教学能力。我们有否为重新受训的教师及留住好教师作出奖励?

对大学而言,政府的目标是在未来的五年增加博士级的讲师至六十巴仙。政府建议提供奖学金给讲师去攻读博士学位,以确保目标达致。无论如何,这不是一种新颖的做法。

政府并没有发布讲师在政府奖学金下成功完成博士的数据。政府有采取什么纪律行动来对付那些拿政府奖学金到海外求学但没有完成他们的博士学位者?讲师完成博士学位也没什么奖励,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照样可以升职,甚至荣升为教授!大专院校的水准下降只是因为博士级的讲师人数少过三十巴仙吗?

第九大马计划提供什么样的制度范围内奖励来留住好的讲师?政府为何没有考虑一个特别为讲师设计的新服务方案, 来吸引优秀讲师到国立大学教学?马来西亚合格制度(MQF)的成立是制止大专教育滑落吗?

d) 增加农业生产力

政府在农业的新计划主要是将传统的务农改变为现代商业化务农。为了达至这个目标的提议包括一些守旧的建议,如翻种,土地整合和复原,森林发展,及新行销机制。

一项原来的计划是成立一个引用资讯、通讯及工艺来提高生产力的食物园区。除了运用资讯、通讯及工艺来推销农民的产品外,政府并没有讲明政府希望如何让农民具备相关的技能。

基本的争论是当小型农场转至大农场,就认定有人力及资源来使农业活动更具生产力,减少劳工密集及更工艺齐备。不过,农场整合怎样会完成这些目标?

再者,扩大后农场的主权属谁并没有在第九大马计划里。因此,土地整合将如何协助贫苦的农民解决问题?

 e) 没有进一步说明创新主意及重要建议

第九大马计划的重头篇是概述首相阿都拉的新主意,在讲解提升良好施政及改善公共服务执行系统的部分就草草了事。

良好施政及贪污

根据第九大马计划,良好施政将会受到鼓励,并通过立法及设立新机构来推行。如果政府期望营造一个更开放及负责的政府服务,这些建议是不足够的。

政府应该权力下放给一些机构,如反贪污局及证卷委员会,允许他们自主行动。资深政治人物涉及贪污有极多的证据,但我们还是看到一些选择性的提控而已。

这些机构都没有获得自主权,还能期待马来西亚人认真看待政府实施透明及负责任的誓言吗?政府设立廉政机构,以及运用各种的指数是肃贪或阻止贪污的解决方案吗?

政府会考虑检讨法令,以提供媒体更多独立的空间去揭发贪污及政府滥权吗?首相要人民对他讲真话,但第九大马计划并没有提及新闻自由的课题。

制造一个有效的执行系统

在第九大马计划出炉前,一个备受争论的主题是政府执行系统的素质。第九大马计划虽有意克服这个严重的问题,但不能只依靠MAMPU的训练班就可以提高官僚的效率、生产力及效果。

执行系统的问题应专注在怎样策划,使官僚具备技能和能力去推行政府的政策。我们对政府在第九大马计划的建议能执行的信心是多少?

第九大马计划也没有提及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们确定政治考量将不会削弱政府机构的独立性?这些机构已经有自主权来压倒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政治干预吗?

我们已经看到达因、哈林和Metramac的事件里,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利用政府机构,无论是联邦或地方性采取行动来取得既得利益。

有关公共服务的架构,政府并没有试图解决公务员的种族不平衡。为什么计划书没谈到非土著不被考虑担任高职的问题?

f 依据种族的计划? 

第九大马计划鲜少提及创造马来西亚国族的建议。这个计划的架构沿用种族为标准,强调政策的推行是以政治来考虑特别族群的需要。这将损害马来西亚国族的精神。

我要提醒政府,国家建设和持续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辅而行的。人才问题和本地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有限是长期推行一些政策的后果。

自己族群内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增加,特别是土著方面,就足于证明政府的政策方针应朝向普及化,不分种族的协助该协助的群体。

如果政府希望激发所有马来西亚人归宿感的信心,放诸四海皆准,而不是只放眼某个族群的政策是重要的。只有在所有马来西亚人都觉得他们获得公平对待后,政府提倡马来西亚国族在会成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