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改组陷僵局--空前的92%大选胜利,到底加强或瘫痪了阿都拉的改革承诺?
拿督斯里阿都拉昨天说,他尚未有改组内阁的灵感,他的当务之急是弄妥第9大马计划文件,以在4月提呈国会。此话应可以被列为他自2003年11月出任首相26个月以来最“令人惊讶”的言论。
被询及是否已对内阁改组作最后敲定时,阿都拉说:“我还没找到灵感。灵感将随时到来。有了灵感时,我会考虑。它(改组)也许会,也许不会进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不认为阿都拉要给国人一种他未认真考虑改组内阁的印象,尤其是他在2004年3月领导国阵赢得空前的超过9/10国会多数席位后组成的超大型内阁已经受到严厉抨击,因为它通不过本身的“优秀、荣耀、卓越”口号之清廉、不贪污与可信赖政府考验。
无疑的,阿都拉对内阁改组问题肯定曾深思熟虑,以期落实在过去26个月来未兑现的较肯献身、有目标与具生产率的公共服务承诺。
因此,阿都拉在周一的首相署职员今年首次月常集会上向公务员发出的讯息,不是去年令人鼓舞的成就与突破,而是反之的忧虑。
阿都拉告诉公务员说:“在有错误发生时说忘掉过去是不对的,反之,大家应研究它,并找出出错误的原因。承认与了解那里出了问题,将防止我们重蹈覆辙。”
去年并未凸显出阿都拉兑现与履行其改革承诺与计划,大马在国际透视机构的2005年贪污印象排名榜上,从2003年的37跌至39,而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还宣称,贪污已经成为大马的文化及“已浮上台面”。
阿都拉在2003年出任首相初期,所作出的决定之一是响应行动党在2003年11月20日的呼吁,使大马成为在2003年12月9至11日在墨西哥通过的联合国反贪污协定的102个签署国之一。
然而,当联合国反贪污协定在两年后的2005年12月15日生效以向国际贪污(公司行贿及贪污官员索贿)宣战,有38个国家已经认可该协定时,但大马不是其中一个。
言论与行动之间的差距,是阿都拉内阁及政府的最大弊端,现有的内阁改组陷入僵局,使人置疑,空前的92%大选胜利,到底加强或瘫痪了阿都拉的改革承诺与计划?
我曾欢迎政府成立一个新的高教部,因为高等教育及其品质确定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在全球化及资讯工艺时代中的地位。
但是,高教部长拿督沙菲益沙礼在过去22个月来有所表现吗?大马首要大学马大在泰唔士报2005年全球200最佳大学排名榜上,从原有的89名滑落了80个排至169,甚至连最资深的内部长拿督斯里林敬益也宣布,民政党的宏愿开放学院大学将在5年时间内,在品质及学术卓越上比马大还要标青!
沙菲益担任高教部长22个月期间的独特贡献,用目前的一个高教广告,即培养“能就业”与“不能就业”毕业生来形容最贴切!沙菲益似乎较乐于创立较多大学来培养出不能就业的学生,而非确保每一间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都能就业!
过去一年来出问题的连串事件,証实了大马是一个“第1世界建设、第3世界思维”的国家,有关事件包括AP丑闻、政府相关公司,如马航及普腾蒙受巨额及没有交待的亏损、政府的水准、效率与敏感度崩溃,造成许多岁末悲剧,包括原可避免的刘文鸿博士惨遭铁模砸死事件、慕迪案及2005年回教家庭法(联邦直辖区)修正法案之不公。
大家会觉得,很难拟出一份可以见人,以示政府有心要剷除“第1世界建设、第3世界思维”的弊端,而将大马各阶层人民改造成具“崇高人格”的去年改革清单。
在阿都拉无法踏出第1步塑造一个具“崇高”而献身于清廉、不贪污与可信赖政府,使“优秀、荣耀、卓越”口号不沦为笑柄的部长之第1世界内阁,对他兑现改革承诺与计划的能力,不是好的征兆。
阿都拉目前应注重第9大马计划,而非内阁改组的论调不具说服力,因为它挑起了一个问题,即由拥有一个具“崇高”部长的经改革内阁,而非让仍未经改革的内阁来集体负责第9大马计划,是否同样的重要!
阿都拉不应再磨蹭时间,而应立即对内阁进行大事与深入的改组,将它瘦身,以塑造一个小而有活力的内阁,让每一名部长站出来都是标准的廉政与改革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