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服务计划是公共服务系统性失灵的表征
昨天在各地国民服务计划集中地发生的大混乱事件,包括霹雳州部分巴士承包公司没有申请特别准证遭陆路交通局官员检举、吉兰丹哥打巴鲁集中地巴士无影无踪,以及前往沙巴、砂劳越的班机安排不当,是公共服务系统性失灵(systemic
failure)的表征。
这是继半岛大水灾军警人员和政府机构救灾不力、贪污渎职丑闻遍传之后不及一周,另一次制度失败失灵的例证。
国民服务自从2004年第一次推行以来的三年,每年都碰上同样的安排不当问题,以及营内暴力事件等,而至今已有逾10人在服役期间丧命,但当局至今仍没有从中吸取任何教训。
国民服务计划每年耗资6亿令吉,是政府一项非常庞大的开销。根据政府的职务名单(Senarai
Perjawatan)显示,国防部属下国务服务局聘请1553
名全职人员,负责每年三期的国民服务计划。
按目前全年录取10万名学员来计算,平均每期3万余人,也就是说,1553名全职人员在每期的国民服务营大约需要照顾25名学员左右。
从这样的比例的人员编制看来,国民服务局的工作,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苦差。马来西亚人要问,何以政府雇佣如此庞大的官僚体系,但始终无法提升整体的表现。
阿都拉首相上台时提出改善公共服务系统的承诺,在2006年杪的大水灾和2007年元旦的国民服务大混乱,一再证明系统性失灵。
行动党延续之前呼吁星期三的内阁会议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水灾救灾丑闻,也要求政府重新检讨国民服务计划与其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