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上火箭报《报告老板》的节目时表示,目前已有多家厂商开始在马来西亚进行电动车的本地组装,这将为市场引入更多价格更为亲民的电动车品牌。未来,随着更多品牌在马来西亚本地组装并推向市场,我们有望看到更多10万令吉以下的电动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刘镇东指出,我们期望在2025年能够在马来西亚看到售价10万令吉以下的本地组装电动车。根据投资、贸易及工业部的政策,10万令吉以下的CBU 整装进口的车是被限制的,但在马来西亚进行本地组装则没有价格上的限制。这意味着在本地组装的电动车将有望实现更亲民的售价。刘镇东表示,有人会问说, 为何我们是买不到10万令吉以下的 电动车,因为现在多数是整辆车CBU进口的电动车。
“随着马来西亚在 2025 年将迎来更多品牌和价格更为亲民的电动车,2024 年需要做出更多的调整。我们计划在2024年底这期间完成 1 万个充电桩,现在全国只有1500个充电桩,我们希望未来一年可以看到快速的增长。”

刘镇东表示,“我们今年很大力的在推动电动车,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其中投资、贸易及工业部被内阁指定为协调部门。我们在协调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努力,积极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
2023年6月,内阁正式宣布成立国家电动汽车指导委员会,由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赛夫鲁担任主席。该委员会联合其他22个单位和部门,共同协调与电动车相关的政策。例如,交通部长陆兆福负责与马来西亚陆路交通局(JPJ)商讨路税、车牌以及电动汽车上路的规定等事宜。而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则负责管理汽车政策。
“在制定汽车政策时,我们应该考虑的不仅是汽车的销售,还需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包括如何吸引国际企业品牌在马来西亚进行组装,并在组装后使用本地生产的零部件。这一目标是使马来西亚成为零部件的生产强国,即使无法完全大量生产电动车,马来西亚至少要成为零部件的强国,而我们是有条件做零部件强国的。”
“国际能源机构评估,2023年全球售出电动车占了市场的18%,2022年的14%,我们在国际上看到电动车的产量是快速的培增。马来西亚现在是在起步,2023年其实算是电动车的转捩点,很多国家都开始生产 电动车,如日本大部分的企业也是全力的投产电动车,他们认为未来是电动车的年代。”
刘镇东说:“我们在今年解决了很多技术的问题, 包括管控和条规的问题。”

另外,安华在2024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了一项新计划,向年收入12万令吉以下的居民提供购买电动摩托车的回扣,最高可达2400令吉。目前电动摩托车的售价在8千至9千令吉之间,这一优惠计划有望促使更多人购买电动摩托车,从而推动市场扩大。这种市场扩大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在马来西亚生产电动摩托车。
再来就是汽油补贴的问题,未来政府在长期内无法持续的对油价进行津贴,因此有必要推动汽油车转型使用电动车,比如通过一次性的电动车购买津贴,使人民在购置电动车后不再需要汽油津贴。这样的政策旨在促使小市民转型至使用电动交通工具,从而减少对汽油车的依赖。这种举措有助于汽油津贴转型,以及减少碳排放的状况,进一步促使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