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来西亚将于11月23日进入东北季候风季节,为了应对东北季候风侵袭威胁,地方政府发展部通过地方政府局(JKT)、消防与拯救局(JBPM)、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 (JPSPN) 以及固体废料管理机构 (SWCorp) 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地方政府部局如今已经向全国所有地方政府 (PBT) 发出指示,以监测和改善有水灾风险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鉴定可能引发水灾的沟渠、排水沟、下水道和水库区域,然后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水流畅通。
地方政府局也将监控发展项目,确保所开发区域状况良好,排水系统得到适当维护。
此外,地方政府的官员、基础设施和设备已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水灾,与相关技术机构建立了合作网络,共同处理与水灾相关的问题。
消防与拯救局在面对水灾方面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做完全准备。该局共有1万5639名消拯员,包括1万3,435名全职消拯员和2,204名辅助消拯员(PBB),消防局将于下月冻结水灾黑区80%消拯员的休假,直到2024年2月。
消拯局还准备好了1,150辆各种轻型、重型和海洋交通工具,以应对2023年的水灾。同时消拯局还配备了5架直升机供紧急情况使用,其中一架直升机已驻扎在北部空军基地—柏淡(Bertam);三架直升机已驻扎在中央空军基地—梳邦(Subang),另外一架直升机已驻扎在砂拉越区域空军基地—美里(Miri)。
与此同时,快速反应小组(MTL RED Team)将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提供迅速的救援,以应对紧急救援需求。快速反应小组将分布在全国11个州属,包括吉打、槟城、吉兰丹、霹雳、登嘉楼、雪兰莪、彭亨、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布城直辖区、森美兰和柔佛。
该队由来自水上搜救队(PPDA)和紧急医疗救援服务队(EMRS)的15名消拯员组成,旨在缩短救援时间,确保东北季风来袭阶段随时进行救援工作。
截至目前,消拯局已通过水利和排水部门的公开数据以及全国各地消拯局的鉴定确定了4,795个可能发生水灾的热点区域。其中,砂拉越录得最高水灾风险区域的数量,为1034个;其次是吉兰丹(595个)、彭亨(554个)和沙巴(520个)。
在水灾管理中,灾后的清理工作是防止流行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如果不进行系统管理,还可能影响水灾地区基础设施的恢复过程。因此,为了确保灾后清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进行,地政部制定了《水灾后清理操作管理计划》(见附件1),该计划将作为所有相关机构的指导。
在应对水灾方面,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JPSPN)与固体废料管理机构 (SWCorp) 以及所有废料管理承包商将一直保持戒备,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灾后的清理工作。
该局将采取以下准备措施:
第一,建立灾后清理工作的区域图;
第二,根据已确鉴定的区域图,制定每日工作计划;
第三,每天持续进行所有清理工作;
第四,在每个涉及区域集中设立清理工作的物流设备和车辆;以及
第五,为公众建立热线,提供投诉服务。
水灾需要综合治理,需要各机构提供资源、设备和特殊技能。
各部际之间的协调也尤其重要,因为恢复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是循序渐进的。
地政部作为一个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水灾。
据此,我呼吁公众在东北季风来临之际加倍警惕,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安全。若需要紧急援助,灾民可拨打国家灾难指挥中心(NDCC)的紧急热线 03-8064 2400,或联系附近的消拯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