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城市、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阿都拉曼达兰昨天在布城的一场记者会上说明,布城没有被选作建造垃圾焚化炉的原因是因为“垃圾不够多”。
这个答案肯定让柔佛人思索半天,那么武吉巴勇又是如何雀屏中选,被政府挑来盖垃圾焚化炉?
柔佛州大部分的垃圾都是南部生产,而不是中部及北部。如果说我们选址建造焚化炉的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是要减少运输垃圾到焚化炉的碳排放量,那焚化炉更不应该建在柔佛州中部偏远乡区的武吉巴勇。
再来,若柔佛州二线城市如峇株巴辖都有够多的垃圾生产量,供应焚化炉每日运作,那一线城市如大新山区就更有可能建造垃圾焚化炉。因此,联邦政府绝对有必要对外公布是否要在柔佛州盖多几座焚化炉,详情如何,则柔佛州人民才可以全面监督、回馈意见。
焚化炉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佳方案。更何况,联邦政府或柔佛州政府在决定建造焚化炉之前,是否已经考虑、使用所有垃圾减量的方案,才决定要盖这一座垃圾焚化炉?答案很明显,没有。
2011年2月,当时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曹智雄宣布,有鉴于公众醒觉不足,政府决定把家庭垃圾强制分类的计划延后至2013年4月1日才生效。 (“Households need not separate trash until 2013” Sylvia Looi, 25/2/2011)
2012年10月,曹智雄再次对外说明,垃圾分类将从2013年3月开始,各州首府、市政厅、市议会将先施行,希望在2014年推广至所有的县议会。
可是,在现任幸福城市、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答复沙登区国会议员王建民的的文件中,却指出,所有的垃圾承包商接到命令,今年9月1日起,才开始垃圾分类作业。而强制垃圾源头分类要到2015年9月才落实。
首先,阿都拉曼达兰有必要回答,该部门是否已经用尽所有方法推广、教育群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而他必须解释,为何公众对垃圾分类的醒觉依然低落。
当大部分马来西亚人根本丝毫不察政府正在推动垃圾源头分类时,阿都拉曼达兰竟然指责说“我们还要等多久,马来西亚人才学会环保习惯?”这番言论根本荒谬无根据。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联邦政府并没有用尽所有方法或用对方法推广垃圾源头分,因此现在就指责马来西亚人没有学会再循环使用的习惯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
要让我们的垃圾透过循环变黄金,我们首先必须把厨余和其他废料分开来处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政府推动任何厨余回收或再利用的运动,更不用谈全体马来西亚人每天生产的垃圾当中,有45%都是厨余。
阿都拉曼达兰建议说,一旦焚化炉盖好,垃圾烧了可以转换成能源,但是,我们必须质疑,在转换成发电能源之前,我们需要耗费多少能源烘干高达一半的厨余废料?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政策主任兼士乃州议员黄书琪 于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在新山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