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前,新闻网站《自由今日大马》揭露由于缺乏经费,政府医院为了省钱循环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
对此卫生部第一时间回应时称,一些一次性医疗器具可以安全使用3次,经过蒸汽杀菌和消毒后,重复使用并不会不卫生,也不会传染病菌。
卫生部迅速的回应固然值得赞扬,但我发现卫生部并没有回应上述新闻所延伸的其他指控,包括政府医院要病人到外面诊所验血和买药,以及因医院抓襟见肘而无法维修医疗仪器。
为何卫生部未回应这些指控?是否是因为这些指控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我从面子书上也得到一些反馈,一名母亲带着孩子到政府医院看牙医,但是因为院内的X光仪器故障了3个月,结果被迫到外头的牙科诊所照X光。
此外,一名网友也提及,今年10月他带家中一名病人到新山中央医院的骨科求诊,但是却被要求到新山班兰医院才能扫描膝盖骨,而且排期到明年的10月17日,得足足等上一年。
另一名病人则提到,他自9年前开始在政府医院拿钙片,但是在3个月前,却被告知医院以后不再提供钙片。
众所周知,刚公布的2018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已经减少药物供应的预算。但这并非常态,因为在2010年至2014年间,药物供应预算每年都提高至少10%。
然而自2015年起,尽管物价高涨,政府医院看诊人数年年增加,政府津贴药物的预算反而开始减少。
年份 | 药物开销 (百万令吉) | 对比往年(增/减) |
2009 | 1,402.35 | NIL |
2010 | 1,605.54 | 14.49% |
2011 | 1,767.61 | 10.09% |
2012 | 1,983.51 | 12.21% |
2013 | 2,200.43 | 10.94% |
2014 | 2,384.64 | 8.37% |
2015 | 2,323.12 | -2.58% |
2016 | 2,107.61 | -9.28% |
2017 | 2,028 | -3.78% |
讽刺的是,政府是于2015年4月起落实消费税。国阵政府必须解释,为何在向人民征收了大笔消费税后,反而无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照顾。这也再次证明,只要一日不改善管理,消费税是绝对无法救国。
民主行动党全国副宣传秘书兼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 于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