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解决日益严重的长堤塞车问题,需要的不过就是政治意愿

看到数以千计的马来西亚人这几天被困在长堤上动弹不得,令人心酸。这根本不是一个新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人早就针对这个议题提出针砭、意见。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政府不要再互相卸责,是时候一起坐下来找出解决方案,否则迟早自食其果。

在今年六月的世界银行经济报告中,单单大吉隆坡地区的交通阻塞,就让我过国民生产总值损失可能高达2.2%。当时,新山-新加坡的交通阻塞情况可能还没有如此显著,但随着近日的阻塞情况日益恶化,成本势必增加,各方利益势必受损。

最近的阻塞恶化有好几个成因,如学校假期、新加坡关卡收紧通关检查,还有柜台减少。除了这些,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公共交通设施一直都是问题。

新加坡收紧通关检查,我们无权置喙,因为这是新加坡保护国家安全的权限。但是,机制可以改进,确保交通顺畅。除非说制造交通瓶颈、交通阻塞才是有效管理边境的方式。柔佛州、新加坡的普通小老百姓在这种机制底下,吃尽苦头。减少通关柜台,只是增加两国公民通勤的财务、时间负担,海峡两岸的社会成本增加。如果唯有这样才能管理边境安全,新加坡政府可能直接关闭国境,还比较有效。

我们必须提供每日通勤大军更好的公共交通设施,否则问题只会日益恶化。2013年,每天有大约20万马来西亚人通关,我们只能估算现在约有25万人每日通关。这个增加从哪里来?看到现在每天阻塞的状况就可以知道了。

解决日益严重的长堤塞车问题,需要的不过就是政治意愿。政府没理由无法扩建长堤搭建有盖人行步道。更何况我们还在计划建第三大桥,在11月刚结束的州议会,州行政议员答复我说,长堤上已经没有多余空位搭建长堤,但是,政府却可以计划花更多钱盖新的桥,连接两国。

今时今日,长堤依然是连接马新两国的最短桥梁,让每天的通关群众能够步行就能通关。因此,让民众可以步行,应该是长远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政府应该深入探讨各种可能的方案,而不是计划一个接一个,花更多的钱。解决阻塞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政策制定者的政治意愿。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宣传秘书兼士乃州议员黄书琪
于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在新山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