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内阁过于庞大,若首相纳吉欲重组内阁,就必须把内阁“瘦身”,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许多人估计首相纳吉会随着国大党内斗导致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拿督斯里巴拉尼威在改选中失去党员资格,以及首相署部长拿督伊德里斯上议院的任期届满,而进行内阁重组。
目前我们拥有35名部长及27名部长,问题是,我们为何需要那么多部长来管理只有3千万人口的马来西亚?
既然政府的负担那么沉重,以至于要征收消费税、取消各种货品原有的津贴如白糖、面粉和汽油,为什么还要纳税人负担那么庞大及臃肿的内阁阵容?
日本有1亿2千700万人口,只有16名部长;有3亿1千300万人口的美国只有18个部长;人口有6千300万人的英国只有25名部长,而印度12亿人口也只有32名部长。
更甚的是,马来西亚为何需要10个首相署部长?为何要有两个财政部长?也或者是说,为何首相要兼任财政部长?首相作为内阁最高领导,本就不应该兼任财长,那样何来监督及制衡呢?
马来西亚即使有那么庞大的内阁阵容,政府的管理及治国表现有因此而变好或甚至仅仅是达标吗?
没有!我们的国家还是那么多问题!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教育、环境、民生等等事务上,政府的表现都是不达标。如今还爆发那么多涉及天文数字的贪污丑闻,叫马来西亚人情何以堪呢?我们一直以来所托付的国家管理人,最后竟然是吞噬人民财富的人!
事实上内阁中有许多部门是不需要存在的,比如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其管辖的事务本应属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还有联邦直辖区,我们的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布城和纳民各自拥有管理单位及市政府;种植与原产业部,以及农业及农基工业部为何不能合拼?事实上有很多部门所负责掌管的事务都是重叠,因此很多部门事实上是不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的内阁职位分配都是为了满足国阵里面的政治需求,所以很多职位都是出于政治决定,首相署庞大的阵容就是最好的例子。
马来西亚经济陷入危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艰苦,马币值下跌、通货膨胀、经济放缓、消费税及油价等等,导致人民必须勒紧裤带过活,过于庞大的内阁阵容,政府部长的薪金及开销肯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
为什么人民被要求过节俭生活的时候,政府在另一边厢却不愿意节约开销?这对人民公平吗?更甚的是,纳税人要负担的是那些不诚实、无能的部长,岂有此理?
我呼吁首相纳吉如果要重组内阁,必须为内阁瘦身,否则只会增加民怨,继续加重人民的负担。
民主行动党沙巴州主席兼亚庇区国会议员黄仕平 于2015年7月4日(星期六)在亚庇发表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