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沙巴环保协会的文告而掀起的丹绒亚路海滩在未来将会变得面目全非的争议,吸引了民众更进一步关心《2020年亚庇地方发展大蓝图最后草案》,有关亚庇市容的未来。根据该蓝图,沙巴民众将会失去更多公共休闲空间,因为丹绒亚路的海滨,已被规划为“酒店和度假村”发展地段。许多亚庇民众对能不能够捍卫亚庇最后一处海滨公共休闲空间,感到焦虑不已。
追根究底,丹绒亚路海滨变酒店的争议,其实和《2020年亚庇地方发展大蓝图》对亚庇发展的愿景有莫大的关联。该分大蓝图开宗明义,其愿景就是将亚庇打造成为“自然度假村和海滨大都市”。也就是说,亚庇的定位,不是依据亚庇市民的需求,而是为了GDP,特地迎合游客的口味。
翻阅和亚庇发展有关的政府官方文件,无论是《2030年亚庇地方结构大蓝图》,前述的发展大蓝图,还是《沙巴发展走廊大方向》,首相署的经济转型计划下的亚庇入口点项目,都是以打造亚庇作为吸引游客的大都会来定义亚庇。因此,这种为了经济需求而忽略亚庇人文诉求的大蓝图,都会为了冲高GDP,而牺牲亚庇市民的公共利益。
于是我们见证了这些年来,一处又一处的海滨变成一间又一间的酒店和度假村。亚庇美丽的海滩不属于市民的,是属于富人和游客的。如此的市政规划,根本不是以亚庇市民所需为重。最终,无论亚庇市中心和海滨如何被打造地美轮美奂,但是它似乎都不属于亚庇市民。亚庇市民在如何发展亚庇、如何建构亚庇的新想像,完全失去话语权。这座城市的主人,是资本家和官方,不是人民。
争议中的丹绒亚路海滩发展,可追溯自1996年的往事。当时的州政府与Paramaha企业有限公司签署一份发展丹绒亚路和亚庇飞机场附近土地的“综合型旅游度假村”发展合约。有关合约却在2003年被州政府以该公司无能在限定时间内发展有关项目而被单方面终止。随后,该公司入秉法院,起诉州政府索赔5亿8千9百万令吉,惟在2011年,亚庇高庭判决该公司败诉。
去年庆祝马来西亚成立50周年之际,首相纳吉莅临推介、首长慕沙宣布一项“将丹绒亚路海滩归还给人民”的发展项目,由州政府公司TAED(丹绒亚路生态发展公司)负责发展,再度引来人民的瞩目。州旅游部长马希迪曾为之辩护,说260公亩的发展地段,有至少50%最终将会开放给人民。但是由于有关发展项目的不透明,以及林林总总的蓝图(官方推诿说许多顾问的报告还没有出炉),民众一向就对此项目心存疑虑,尤其担心最后人民被迫向游客看齐,要付费,才能观赏本来上天赐予的日落美景。
从有关地段从1996年就被资本家看中,然后在漫长的18年时光里项目停顿、易手,就证明看中该地段的集团不是一个。看来就算目前由州政府公司发展,该观光景点必定难逃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因为有投资,就必定有投资报酬率,顾客(游客或民众)就必须付费。亚庇最后一处属于大众的海滩,在发展主义的洪流中,被盈利化。
无论是前朝政府(1996年批准发展计划的人们)、当朝政府,都应该开诚布公面对民众的质疑,到底丹绒亚路的发展,其来龙去脉如何。另外,我希望,亚庇市民或沙巴人民,必须具备醒觉和决心,守卫这个亚庇最后一处大众海滩的最后防线。
民主行动党沙巴州副主席兼西里丹绒州议员陈泓缣 于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在亚庇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