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民主行动党宣传局反击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关于国民型中学已拿3000万的说法,与事实原委不符。
叶娟呈企图危言耸听,把教育部9月分的特别拨款充做话题,以反驳国民型中学已沦为政府体制下“弃婴”的现实。
国民型中学之所以被形容为“弃婴”,是因为政府违背改制承诺,并没有履行制度化拨款,除了人力开销的行政拨款,国民型中学长期面临拨款不足,导致设备长年失修,不仅落后于独中,更连政府获得制度性拨款的国民中学都不如。
政府的特别拨款并非制度性拨款,难道这些国民型中学就长年等着政府大发良心时是就拨给,心情不好时就一分也不发吗?由此可见,叶娟呈根本就搞不清状况,国民型中学惨遭政府抛弃是确切的事实,没有什么对教育部不公平的事,因为教育部本身就不公平。
《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里刻意忽略掉国民型中学,更不用说2014年财政预算案了,若这不是旨在让国民型中学自生自灭,试问教育部该如何解释?就凭那3000万令吉拨给的66间国民型中学,最终也只能缓和国民型中学现阶段的需要,而非长远之计,是否意味着政府每当在国民型中学面临困境时,才要故意假装“施恩”給予拨款,以便能达致“感恩”的政治宣传?
除了制度化拨款要求,蔡娟呈必须正视国民型中学变质的问题。政府当年承诺改制后,国民型中学有三分之一的华文教学时间,有意抹杀国民型中学的多元教学性质与多元文化色彩,试问这与其他的国民中学还有何区别?
此外,甲州行动党宣传局也呼吁政府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恢复改制国民型中学原有的法律地位,并且恢复国民型中学的董事会主权,以免国民型中学再继续沦为政府行政偏差或有意无意操弄之下的牺牲品。以上事项,吁请副教育部长叶娟呈严厉看待和寻求解决方案,切莫只会为教育部包庇和圆谎。
甲州行动党宣传局 于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在马六甲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