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一项报告披露负责驻守大马边界的保安部队和制法人员,多达80%涉及贪污,已经彻底令我国蒙羞和拉响国家防卫警报!
尽管过去5年来,政府给予反贪污委员会的拨款一年比一年庞大,但该委员会对打击贪污依然束手无策,以致于贪污在我国并不被视为一项高风险的罪名。
根据首相署部长刘胜权于2011年的国会书面答复中提及,政府在2011年向反贪会拨款额达2亿零280万令吉,到了2015年有关拨款增加到2亿8730万令吉,增幅为42%。
不仅如此,反贪会的人力也从2011年的2254名官员,扩大到2015年的2549名官员,增幅为12.6%。
虽然在各方面的资源都获得提升,然而反贪会所提控而被定罪的案件反而下降。
2012年,反贪会提控上庭的案件有345宗,2013年则降至318宗,2014年则微升至348宗。
此外,2012年有339宗完成审讯且获得提控的案件,到了隔年则下降至265宗,2014年更滑落至245宗。同时,涉及行贿的数额也从2012年的1769万5786令吉90仙减少至1027万3937令吉77仙。
我国去年在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一份经商贪污风险评估中,大马在197个世界国家中排名第62名,而香港则名列第4,成为最低经商贪污风险的区域。
纵观反贪会的上述表现,我们就会知道大马之所以会在这个国际评估落后他人,并非是观感问题,而是有实例为依据。
香港曾经是一个贪污腐败深入社会各领域的城市,但是在1977年,也就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的第四年,该机构就敢于向收贿的警务人员发出挑战,扫荡一个位于西九龙油麻地水果批发市场的毒窟。
当时共有87名涉及收贿的警员遭到逮捕,此案也成为廉政公署当时破获的最大宗涉及警员的案件,称为“油麻地果栏案”。
试问如今大马反贪污委员会已成立7年,我们是否能看见大马版的‘果栏案’?从而将涉及贪污的边界保安部队和制法人员一网打尽?
我不反对反贪会计划每年增加150名官员,以便有朝一日人力能达到5000人,但是该会能否向外界证明他们不是无牙老虎,也不是徒然地壮大组织?
| 民主行动党全国副宣传秘书兼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 于2015年6月4日(星期四)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