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叫越堤族返马到边加兰工作,绝非解决交通问题的态度

柔佛公共工程、乡区与区域发展委员会主席哈斯尼说,如果越堤族觉得每天往返新山和新加坡两地,承受塞车压力的话,可以考虑到边加兰发展,因为随着当地工业发展,将增加5000个就业机会。

“受不了(塞车)就回来吧!”是柔佛州政府卸责的说辞。

2015年马币对美元和马币对新元汇率狂跌,是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人到外国寻找就业机会的原因 。

根本的问题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和柔佛州政府并未致力协助产业提升技术、工资和生产力,导致国家经济停留在依靠廉价劳工的恶性循环之中。长期的经济结构与短期的货币差距,造成更多马来西亚人到新加坡就业。

过去这十数年来,联邦政府与柔州政府只对发展房地产、油气业、原产品等感兴趣,却未曾对提升技术与薪资作出努力。随着石油价格在2014年10月以来暴跌,边加兰的油气业计划如今也“半生不死”了。

因此,政府与其隔堤喊话叫马劳“受不了阻塞而放弃在新加坡的工作”,倒不如认真解决公共交通的困局。

柔佛州民主行动党欢迎联邦政府交通部副部长阿兹的承诺,即:联邦政府将增加“地不佬接驳火车”服务。

民主行动党议员已经多次提出,要舒缓马新两地交通状况,其中一项措施就是要把接驳火车班次,从目前的一天一边7趟(来回14趟),增加到每15分钟一班。一班车可以载送300人左右。每15分钟一班车,每小时就能载送1200人,以此类推。

如果政府只是打算从目前的14趟(一边7趟)增加到22趟(一边11趟),其实对整体情况没有太大帮助,也没有展现政府要解决问题的政治决心。

至于哈斯尼指长堤没有足够的空间建设电动步行走道,柔佛州民主行动党建议州政府聘请专业交通规划师,对长堤交通做出详尽的短、中、长期建议,而不是直接否决有关建议。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主席兼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
于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在新山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