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国阵政府应该尽快与新加坡政府协商解决边境收费议题,同时正视大新山区公共交通不足问题

柔佛州务大臣卡立诺丁日前发表谈话,建议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人若无法负担高昂过路费,或许可以考虑使用公共交通或留在马来西亚工作。

这番言论令人质疑,国阵领袖究竟是否了解柔佛州的经济环境以及人民所面对的生活压力。

若大新山区公共交通做得好,过长堤收费或塞车的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卡立诺丁身为州务大臣,或许应该乘下一届大选来临前,先搭乘巴士进入新加坡,体验一下赴新客工每天面对的问题,绝对不要像前任州务大臣一样,临下台才知道赴新客工的难处。

大新山区公共交通不完善,已经是10、20年的问题,导致许多打工一族为了准时上班,被迫选择贷款买车、买摩哆。就算是搭乘公共交通者,往往也得面对在关卡大排长龙等候巴士的窘境。

卡立诺丁应该马上承诺,争取开放长堤步行,增设有盖电动人行步道,恢复短程火车服务,敦促巴士公司在尖峰时段增加川行两国关卡的巴士数量。

长远而言,卡立诺丁领导的州政府应该在州议会设立公共交通委员会,确保朝野议员都可以提出建言,改善大新山区乃至全柔的交通问题。

第二,今天马新两国的关卡入境费僵局,必须回归谈判桌上解决,任何一方都不能任性、报复决策。

身为柔佛州政府领导人,卡立诺丁应该向主管外交事务的联邦政府建言,马新关系必须以“双赢”原则为考量。

第三,许多赴新工作者,除了因为同工两地不同酬,兑换率让赴新客工收入翻倍;也包括许多无法在本地市场找到同样事业前景与公平待遇的技术劳工。

如果要吸引外流人才回归马来西亚,尤其是促进依斯干达特区发展,政府首先必须提供同样优惠的就业环境,协助本国产业升级,而不是与人口大国如中国、越南、印尼竞逐廉价劳动密集制造业。

马来西亚技术劳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低技术外籍客工竞逐底薪,劣币逐良币,本国技术劳工出走是政府没有正视我国产业发展停滞的最后结果。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政策主任兼士乃州议员黄书琪
于2014年9月7日(星期日)在新山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