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财政预算案,首相纳吉宣布了几项对妇女的发展及福利。
其中几个要点包括:培训500名女性成为公司董事、设立女性革新学院(Akademi Inovasi Wanita), 紫色基因创业计划(Purple DNA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me)、扩大公务员育儿的津贴,从每月收入3000令吉增加值每月收入5000令吉的公务员、给予在私人界工作每月收入少过900令吉的家庭250令吉的育儿费及为乳癌病患者免费提供资助。
虽然这些针对女性福利的措施值得我们赞扬,但是政府却没有解决妇女目前所面对的问题的根源。
文化普遍上存在性别歧视 – 性别平等预算(Gender Responsive Budgeting)?
第一,政府再次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的歧视,特别是性别的歧视。
例如,155,600名女性失业,失业女性中的86.3%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离婚或不是寡妇(资料来源:大马第十大计划报告)。因此,大部分的女性没有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结婚。她们是基于其他因素如薪水的差距、缺乏机会特别是升职机会及工作环境不友善等。换句话说,他们在工作场所面对歧视。
当政府增加妇女、家庭与社区发展部的预算,即从2013年的19亿令吉增加至2014年的22亿令吉,但是大部分的资金却用来支付“伸手要钱的活动”(”handouts” programmes)。看起来政府比较喜欢专注女性的慈善及福利多于赋权于女性。
2003年,妇女、家庭与社区发展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推行了性别平等预算(GRB)的试行(pilot)。随后,被指定的部门属下的机构也将在2006年落实性别平等预算。性别平等预算计划是要赋权女性以及在分配政府所有部门的资源时让女性有机会表达她们的心声,而不仅仅将女性视为慈善的受益者。
2003年至今已经十年,尽管多个财政部呼吁落实性别平等预算,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比较全面的落实性别平等预算。在2014年的财政预算案中,首相说政府将转向注重成果的预算(Outcome Based Budgeting)。它可以这样说,但是有前首相阿都拉推行的性别平等的预算与其“缩小现有差距和重新定位公共开支,以反映其所有公民的需要”的目标呢?
没有策略来提升停滞23年女性劳动力的参与率(Women’s LFPR)
第二,政府没有系统性的策略来增加自1990年就已经停滞23年于46-47%的女性劳动力的参与率(Women’s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政府之前在大马第十大计划定下的目标是提升女性劳动力的参与率至55%。
2014年财政预算建议的半天、兼职、伸缩性及在家工作已经在23年前的大马第6计划已经建议过。工人条例(兼职工人)已经在2010年10月,当大马第十计划开始时就落实了,可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看到任何实质的改善。
育儿援助(childcare assistance)只限于1)公务员及2)家庭收入少过每月900令吉,政府援助的范围比起民联替代预算案的建议来的小,民联建议给予所有工作的妈妈每年1200令吉的援助,给予援助的孩童年龄是12岁以下。
母亲、家庭主妇被遗弃
第三,政府并没有给予全职妈妈或家庭主妇的女性任何的好消息。在纳吉宣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案下,这一类的妇女得不到政府的认同、激励和保障。跟民联的替代预算案及竞选宣言的政策相比,民联建议成立全国妇女贡献计划(National Women’s Contribution Scheme)作为一个为家庭主妇提供的社会安全网,政府每年将为贡献每位家庭主妇每年600令吉,而家庭主妇的配偶则贡献每年最少 120令吉至1200令吉。
祸不单行,落实消费税及撤销津贴 – 单亲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负担受影响最大
第四,落实消费税严重影响女性,特别是单亲及中低收入的家庭。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一共有831,860单亲妈妈。他们将受到津贴突然撤销及落实消费税引起的涟漪效应的打击。
沈志强之前已经引用槟城研究院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大约每月30000令吉的高收入家庭缴付1.32%的GSTI(消费税占收入的百分比),但是每月收入600令吉的低收入家庭及每月收入2500令吉的中等收入家庭需要缴付分别是2.35%及2.67%的GSTI。
结论
2014年财政预算案重复多项多年来都不能解决女性问题的旧计划。首相纳吉应该勇敢跨党派落实民联替代财政预算案针对女性的政策。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政府可以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们社会的歧视文化,而不是在所有领域包括政治及经济都将女性视为二等公民。
民主行动党大山脚国会议员沈志强和南兰国会议员刘强燕 于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