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巫统丹绒加弄区国会议员诺奥玛的1987年“茅草行动”是非马来人所挑起,马六甲民主行动党宣传局抨击诺奥玛发表不实指控,而且妖言惑众,企图危言耸听,将非马来人妖魔化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肇事者,并以此为由粉饰恶法,为国安法辩护。
“茅草行动”大逮捕行动发生前,教育部因坚持不谙中文教师到华小出任四个高级行政人员,破坏我国联邦宪法保障多源流教育的合法性,故而引起华社的强烈反弹和抗议,于是华教机构与各华基政党破天荒于吉隆坡天后宫举行大会,反对教育部的决议,这便是华小高职事件。此举原本是为捍卫母语教育权益和抗议干预政府插手华教事务,但巫青团却在同一时间号召马来人大集会,藉此制造紧张气氛,挑逗族群矛盾。
因此,诺奥玛在抹黑非马来人为导因时,为何却刻意隐瞒巫青团的所作所为,亦是种破坏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宁的肇事者?正如伊党雪邦区国会议员哈尼巴迈丁所言,诺奥玛必须老实看待历史,因为“茅草行动”之前的族群紧张关系才是肇因所在。回顾当时的紧张气氛,巫青团在吉隆坡拉惹慕达路体育场召集团结大会,巫青团领袖更不惜发表极端种族主义言论,煽动族群情绪,混淆华小高职事件的是非黑白。
“茅草行动”之所以以族群冲突相提并论,完全是巫统所精心策划的结果。1987年10月27日,前首相马哈迪以族群关系紧张为由,展开了“茅草行动”的大逮捕,主要逮捕者多为在野党领袖,以及民间团体、华教组织的负责人。茅草行动期间,在逮捕名单内的马华副会长李金狮竟然逃出国外避难;巫青团亦有领袖遭逮捕,但绝大多数却逃过了大劫,最终还官运亨通、一帆风顺。这些种种苛法,由此可见都是政府用以对付异议者和人民、随意骑劫和挪用的法宝,根本无关乎国家内部安全。更何况,“茅草行动”也与当时的巫统党争息息相关,利于马哈迪乘势一并扫除党内外政敌。
若新法令真能够维持社会治安与国家安全,甲州行动党宣传局不禁想问,巫统外围的那些极右组织如屡次发表极端言论和危害族群和谐的土权组织等,曾几何时有遭受过严厉对付?诺奥玛本人也曾发表过许多毫无理性的极端言论,例如“回国论”、“对华印开恩论”、“住森林论”等;又如内安部长阿末扎希也是个大放厥词、伤害他族感受的佼佼者。这些“破坏社会安宁“与“引起恐慌”的巫统领导,试问该当何罪?到底是国家安全法令,抑或是“巫统安全法令”?
甲州行动党宣传局 于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在马六甲发表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