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虽然槟城上缴联邦政府257亿令吉后,只获得其中3%的拨款,但是槟城却有能力每年经济增长6%

联邦制度的定义是一个即地方自治又共治的多层政府制度。除了马来西亚,诸如美国、澳洲、印度、瑞士甚至俄罗斯皆采用联邦制。打开世界地图,无论是世界疆域最大的国家、世界人口第二及第三多的国家、前世界超强及目前还是世界超强的两个国家,都是联邦制。

至于我们的联邦制,则是当中畸形的联邦制,因为相比之下,马来西亚更为中央集权。大马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平衡是不对称地往中央集权,原在其他联邦制国家中,理应由州或地方政府控制的地方功能权力,诸如交通、健康卫生、教育及警权,皆落在联邦政府权力范围。

州政府因为受到宪法及财务约束,能为其辖下人民所做的也受到限制。2013年,集合联邦政府对全马13州的拨款,也只占了联邦预算区区的6%。其实,槟城州内理科大学的财政预算竟然比槟州财政预算还要巨大!

财政联邦化

在宪法保护之下,赋予联邦权力只拨出微不足道的拨款给州政府。这些拨款以州内人口计算,以州内道路总长计算。同时,联邦政府也受赋权拨款给地方政府。还有一州之发展拨款也完全是联邦的权力掌控之下。

一州疲弱的财政地位也因为在开源税收上权力受到限制而变本加厉。在美国及澳洲,销售税占据了一州重要税收,但是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根本不尊重税收共享的原则,这还包括了要落实的消费税。

财政联邦化也不利于民主,属于反对党管辖的州属,都会受到联邦政府拒绝给予适当的资源。如由反对党管辖的槟州及雪州,作为全国最都市化及工业化的州属,两州都提供了最高的税收,但这两州在这方面的成就却只获得联邦政府非常少的财政津贴。

若去中央化地方分权,槟城是否能做得更出色?槟城一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增长6%,过去8年来从2005年的392亿令吉增加至2013年的626亿令吉,而且主要增长都是在2008年之后。如果,获得地方分权,槟城的国内生产总值毫无疑问可以更出色,因为届时以我们的税收可以更集中在地方发展上。从2001年至2008年槟城缴付联邦257亿令吉税收,但却只获得此数额的3%而已。如果这些税收能更平均分享,槟城的发展与成长将会更快速。虽然槟城只获得其上缴的3%税收,但是依然能经济仍能每年成长6%。

交通

虽然交通隶属联邦权力,州政府不坐以待毙,还是推行270亿令吉的槟城交通大蓝图计划,以开发新路、推出新的交通设施、提升原有的交通及提升行人生态系统。在这大蓝图的第一项配套,63亿令吉的3条衔接高速公路及衔接新关仔角与北海的全马首座海底隧道计划已经发标出去。

基本设施
如今,原本隶属州政府权力私营化经营的水供、下水道排污及固体废料管理,如今也已经掉入联邦政府的权力之下。槟城幸运的保住了固体废料及水供管理的权力,水供由槟州政府所拥有的槟州供水机构上市公司所管理,槟州供水机构的成功在于能提供全国最低廉的水费给槟城人之余,还能创造利润。

地方民主

马来西亚过度集权中央的结果就是失去槟城曾经拥有的地方选举。遗憾的是马来西亚至今仍拒绝履行地方选举。槟州为了争取地方选举,透过立法及法律释法争取地方选举,2012年在州议会通过槟岛及威省两地地方政府议案,接着上庭挑战1976年地方法令阻止进行地方选举的合法地位。很不幸的联邦法院最终拒绝我们提出的审理要求。

地方分权
过度集权中央失去了联邦制度所带来的好处,如州与州的良性竞争、合作及创新。以前过度集中发展巴生谷如今则是依斯干达特区,已经造成了其他地区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地缘发展不平衡。

我们必须从新采纳联邦制度的精神,及重启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功能与双边关系,以让区域与国家的发展能再创新高。

槟州首长林冠英
于2014年9月15日(星期一)在商贸酒店举行《大马的联邦制:设计与实践》研讨会的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