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出席了由Penjana Kapital 和Venture 大学联合主办的KapitalX2结业典礼。我祝福在场32位来自各地的毕业生能够彻底吸纳这四个月的理财和投资课程,学以致用一起贡献于大马经济市场。
昨日的财政预算案可以用三大方向来作为财案总结。其中包括:生产力(Productivity),繁荣(Prosperity)和 以民为本(People-Centric)。
我认为,政府应该化身为引领者,以提高生产力作为发展国家的基础。我认为在投资事物上,国际贸易和工业部 (MITI )和投资发展局 (MIDA )不应该仅仅是投资的批准机构,它们必须从初期阶段就开始协助和促进外国直接投资 (FDI) 或国内直接投资 (DDI)直到完成为止。未来政府将成立一个投资和贸易协调的专门工作组来处理这个事务。
缩短外劳申请批准时间、将清真认证流程从原本的51天减少到30天、提高再投资津贴(RA)至100%以鼓励公司的扩展、升级和提高价值、拨出68亿马币用于各种职业和技术培训计划(TVET)等措施和拨款,都是为了提高我国政府的生产力。其中令我感到非常自豪的是,政府决定拨款200亿马币在UTM设立专门的人工智能(AI)系,为充满前景的未来做好准备。
财政部以“繁荣“做为第二个前进目标。在过去的46年里,大马一直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 。大马从197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1,000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大约11,000美元;而韩国,在70年代末还落后于大马,20年后的现在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2002年达到每人12,850美元)。因此,2024年的国家预算清楚地表明了大马的使命,不只是要变得更富裕,还要参与21世纪的高技术的经济发展,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经济等。
今年预算案以‘繁荣‘作为目标,政府也针对中小企业(SME)的各类设施和贷款已经增加到440亿马币。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也将分配到大约22亿马币用于各种设施。这两项政策结合起来,将会在2050年里提供接近价值2兆令吉的投资机会。除此之外,政府相关机构(GLC和GLIC)将拨出15亿马币的创业风险基金,特别是为数字经济、航空领域、电子领域等高增长和高价值的初创企业提供支持。
这次的财政预算案的第三个方向,是“以民为本”。今年的补贴开支为810亿马币,并不是所有补贴都用在刀刃上。因此希望透过这次的财案,我们的补贴能够达到目标群体,改善他们的生活。虽然实行了针对性补贴,大马仍然还需要花费大约581亿马币,与教育部的整体拨款相近。为此,通过针对性补贴来省下的大约200亿令吉将会回到人民本身,如教育、设施、弱势群体等等。
这一次的财政预算案充满前瞻性和远见,希望大家可以与团结政府一起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