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议国阵政府,选择性批准新建10所华小却不考虑增建以中文为主要媒介语的国民型中学,是扼杀民主自由恶作,这让华文教育体系青黄不接,华小生最终成为不伦不类,东不成西不就的跛脚鸭。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政府一次过批准以华裔先贤命名的10所全新华小的宣布,纯粹是要吸取第14届大选华人选票的应景糖果,却存心不良让华教体系断层, 来自乡区学生也因没有机会接受中学华文教育而无法一圆当华人老师培育良才的意愿。
大马当前的小学华文教育程度并不足与以中国为主的经贸世界接轨,也让很多因严重缺乏国民型中学而无法挤入国中的莘莘学子因为文化冲击,无法从 善如流掌握国语和国民学校学生一争长短而半途辍学。
我自2008年就和怡保西区国会议员古拉为巴占华小学生增建国中而奔波争取,以便让这个全马学生人数最高的乡区华小学生小学毕业后,能够顺理成章进入国 中继续学业。
华社的这项意愿不但曾获马华现任总秘书拿督斯里黄家泉的认同,前任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也接获投诉,华社也正面向首相华人事务助理王乃志提出 反映,古拉也在国会发声,但迄今依然遥遥无期!
我当上巴占区州议员以后,每季的州议会都提出询问与争取,也圈定属于州政府权限的建议中校地;霹州政府原则上没有问题,只待国阵的中央政府下批成事。我希望马华以及民政头头在大选前据理力争,为全国增建国中孕育更多的华社精英尽责,因为他们是掌握执政大权的国阵政府一员,职责所在不容抵赖。
民主行动党巴占区州议员张志坚 于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在怡保发表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