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邦宪法113(2)条文,选举委员会在展开选区划分前,无论是针对国会议席或州议席,须先通知国会下议院议长、首相,及在报章上刊登通告,并需提呈至国会下议院进行讨论及寻求通过。
今年4月29日,中央政府根据《1958年选举法令》,在宪报上颁布了有关投票区及投票站的划分工作。经过详细调查后,我们发现,柔州选区经过划分后,共造成2万9千101名选民,在未被当局通知或咨询的情况下,无故被更换投票选区。
我们认为,如此大规模的选区更动,必须根据联邦宪法的规定进行,而非只由选委会决定。
虽然《1958年选举法令》赋予选委会权力重组任何选区内部的小区及投票站,但根据该法令,任何国或州选区的界线更动,都需要议会通过,选委会绝对不可擅自更改选区和选区之间的界线。
据统计,柔州共有 31个州议席在此次的选区更动中受影响,并无故被增加或减少超过1%的选民。共有8个议席,即文打烟、利民达、龟咯、武吉南宁、丁能、新加望、彼咯及柏马尼斯的选民人数,比起上届大选竟差距了超过5%以上。我们相信,这已导致选区及选区之间的界线,产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峇吉里(P145)属下的文打烟州选区(N12)。共有6千677名来自新加望州选区(N13)的23个投票站之选民,被搬迁至文打烟州选区,另有367名来自文打烟的1个投票站之选民,则被迁至新加望(详情参阅表1)。
这导致文打烟州席选民总人数,从第13届大选的2万3千438人,激增至2万9千748人,增加了27%。与此同时,新加望州席选民总人数则下降了25%。(注:在第13届大选,文打烟州席由行动党候选人胜出,多数票6千847张;新加望州席由伊斯兰党候选人胜出,多数票3千813张。)
在参考了新旧选区的划分图后,我们发现,文打烟与新加望选区之间的界线,已非常明显地被更动(详情参阅图1)。举例来说,在过去大选原属于新加望州选区的新模范村(1千628名选民)及哈芝再益(1千88名选民),如今已被划入文打烟州选区。
值得一提是,除了文打烟,另有5个由民主行动党候选人胜出的议席,也在这次选区划分中受到影响,即是:
- 利民达 :增加1千705名选民,6%
- 彼咯 :减少1千120名选民,-5.4%
- 帆加兰 :减少430名选民,-1.00%
- 明吉摩 :减少780名选民,-1.8%
- 北干那那 :减少958名选民,-2.9%
我们无法理解选委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合理地绕过联邦宪法进行大规模的搬迁选民工作。这又是否与国阵试图巩固在柔佛的政权有关?
有鉴于此,柔佛民主行动党已安排在8月初与柔佛选举委员会总监会面,以商讨此事。同时,我们也促请选委会取消于4月29日在宪报上颁布的选区划分通告,并且沿用第13届大选的选区界线。
民主行动党文打烟州议员蔡伟明、帆佳兰州议员颜碧贞、彼咯州议员林永源与明吉摩区州议员陈泓宾于2015年7月28日(星期四)在麻坡发表的联合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