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敦促政府立即落实自动延缓贷款与租金补贴,拯救中小型企业和员工们的生计。
即便限行令3.0已经进入了第三周,政府在振兴经济上的反应缓慢,许多小型企业都处于燃眉之急的状态,几乎用尽毕生储蓄,甚至面临裁员和倒闭的风险。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在1196名业主之中就有81%表示按照他们目前的财务状况,生意只能维持不超过三个月,其中48%只能存活不超过一个月。
其中美容业、理发业和餐饮业遭受到最大的打击,平均生意额跌幅处于70%至85%左右,若是政府实行全面封城,美容业与理发业则是面对零收入。更糟糕的是,他们还需面对庞大的债务和缴交高租金。
马来西亚美发协会会长傅俊翔表示,许多业主无法受惠于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振兴计划。许多人仍旧周转不灵,承担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或许有些人认为结业便可脱离苦海。但是你们想想看,回到家看着年迈的父母,未发育的儿女需因此而缩紧腰带、朝升暮合。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精神上的折磨。我们也遇过会员扬言要了结生命,结束这一切的痛苦。
作为领导和朋友,我们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尽可能劝阻并希望他们可以珍惜生命。不过,我们不能接受政府治国无方,成为家破人亡的理由。
马来西亚美博总商会总会长骆建林则认为,政府目前推行的延缓贷款过于繁文缛节,以致于许多业主都被拒于门外。
银行要求我们呈现业务报告,证明达到一定的生意跌幅,申请(延缓贷款)才会通过。但问题在于,限行令前,我们还可以营运,无法证明生意额剧跌。这的确妨碍了我们的财务规划和商业的永续性。
骆氏说辞与其办公室的数据一致,正好反映现有经济辅助政策无效。
在1,196名受访者之中,只有27.8%表示他们受惠于业主租金税务减免;另外,60.2%则表示从限行令1.0至今,即便政府推出再多的贷款计划,他们都无法从中受惠,贷款申请统统都被拒绝。
这数据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小企业仍然遭遇着疫情的负面影响,即盈利单薄且消费者信心疲惫,种种疫情因素导致他们信用评分不佳,或无法证明他们拥有强劲的资金流动(strong cash flow)。
因此,我呼吁政府聆听小市民的心声,加速落实自动延缓贷款与租金补贴,并发出严厉警讯,若政府无法提出即时援助,中小型企业倒闭和失业浪潮将引发更大的经济灾难。
第一、业主和员工的温饱都成问题,甚至与大耳窿‘非法借贷‘。第二、社区生态因服务型企业倒闭而受到干扰,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如:购买必需品、药物、理发等等。而接下来取代他们的则是跨国企业/大型企业,产生垄断忧患。
无可否认,当我们和财政部进行对话时,副部长(莫哈末沙哈阿都拉)和其他政府官员都承认各大行业所面对的问题,但他们更应该拿出实际行动,而非空头说白话。
政府迫切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些小型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