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公共服务局奖学金与国立大专学额分配方式不清不楚一塌糊涂 – 透明度及一致性何在?

公共服务局海外留学奖学金得主名单出炉,再次爆发了优秀生申请奖学金而落空的不幸事件。在这星期内公开投诉的优秀生已有超过15位,包括几位大马教育文凭中考获13A1、12A1、及16A的学术精英。当中还有几位甚至完全没被国立大学录取。他们的申请都被无条件拒绝。

除了公共服务局里的官僚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为何他们被拒绝的原因。因此公众们,包括接受投诉的人民代议士,都无法彻底及准确地判断到底这些优秀生是否获得公平待遇。

首先,我们无法详细地获知公共服务局海外留学奖学金的分配方式。根据前首相署部长柏纳东博于今年3月所发表的声明,海外留学奖学金的20%将不分种族发给“最杰出”的学生,60%将发给全国各地的土著及非土著优秀生,10%将发给沙巴砂劳越土著,而剩余的10%将发给成绩优越的残障人士。这所谓的“模式”真是极为含糊。以上20%里的优秀生与以上60%里的优秀生有什么区别?那么这20%的奖学金是否公平地分配给土著及非土著学生?

高教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于本月10日澄清,所提的60%当中,65%将保留给土著而35%将分配给非土著。但是,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在去年7月已重申,公共服务局奖学金所附著得55:45土著非土著比例将继续生效。这比例是适用于所有的奖学金,还是只适用于所提的60%。难道这还不够困惑、不够不一致吗?

跟着,我们必须查出挑定得奖者的每一个标准及每一个步骤。从申请过程到面试过程中,公共服务局到底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某申请者获取奖学金的资格?所有申请者,无论成功或不成功,都必须得到充分的解释。

这整个事件很显然地缺乏了透明度、明晰度、及一致性。

高教部副部长拿督赛夫丁阿都拉在这星期内还表示其部门有意取消大学固打制。他发表这言论后,我们便发现几位优秀生不但无法获得奖学金,而且还不被国立大学录取。这政府到底能不能言行一致?

社青团敦促公共服务局公布分配海外留学奖学金及挑定得奖者的详细模式。所有有关当局,包括公共服务局、首相署及高教部必须针对这门课题一劳永逸地作出详尽的解释。

公共服务局也必须澄清,是否已改变政策,尝试挽留最优秀的学生而不优先考虑送他们出国留学,导致海外奖学金落在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手中。

我想在此补充,社青团欢迎赛夫丁取消大学固打制的建议,并希望它尽快落实。

社青团促请各方在承认国家人才时拒绝种族主义的各种元素,并拥护公平合理以及任人唯贤的原则。

民主行动党社青团总团长兼亚沙区国会议员陆兆福
于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在八打灵再也发表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