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单一源流学校与多元源流的争议依然议论纷纷,原因在于以首相纳吉为首的国阵政府并没有在获得执政的便利后全面在政策与施政理念上,贯彻前者『一个马来西亚』的治国理念。
虽然首相纳吉自身在『一个马来西亚』的价值观上曾强调大马没有教育主流,因为各源流学校都是国家的主流的理念,但是该理念却因为我国首相并没有全面在政策上付诸于实践,以致被名誉教授丹斯里邱家金博士错误解读成『一个源流的学校等于一个马来西亚真正意义』的言论,而如今朝野议员更因此借题发挥,导致这项价值观在纳吉施政蓝图下沦为空谈,实属令人感到遗憾。
至于究竟是破坏国民团结与否,早在数理英化课题中,三大民族共同携手合作,发起『废除英语教数理运动联盟』与游行示威等,足以见证三大民族的团结必须建立在自身的母语教育必须受到尊重的基础上。
在此,无可否认的是,多元源流教育正是各民族所期望的教育愿景,因此创国早期的单元或现今提倡的单一源流教育都不合时宜,尤其是在一个以民为主与迈向多元化的世界趋势下,更是不可或缺。
其实多元源流教育理念不仅仅只是个别民族为捍卫自身母语教育而立,其中含义更是为了创造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国家,进而培训国民竞争力而立。独立以前,我国多元源流的教育理念经已百花齐放,多年以后,我国又何必以多元源流教育课题为假想敌,为国民不团结之理由,以便借机分化各民族真正的团结。
对此,我本人呼吁教育部切勿再拖延单元教育是否延用的议题,犹豫未决,应该拿出诚意表现出欲贯彻一个马来西亚价值观的决心,其中包括承认独中文凭以及依照人口比例资助各源流学校等,以避免未来再次为此课题争论不休。
民主行动党国际与非政府事务秘书兼升旗山区国会议员刘镇东 于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