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民联必须在华裔选区提高服务素质,并在马来及印裔选区付出更多努力,扩大基本盘,才能在来届大选打破国阵的优势

民联在乌雪补选的华裔选票得票率为78%,比上届大选的62%提高了整整16%。这是对民主行动党和民联,特别是民联雪州政府2年执政表现的肯定及鼓励。

若根据这次国席补选的成绩来看,民联及行动党在新古毛州议席总共获得7194票,国阵及马华则获得5164票。换句话说,民联单单在新古毛州席的多数票就高达2030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华和现任州议员黄冠文在新古毛州选区已经不再具有任何代表性。

根据党内分析,民联在华裔选民占50%以上的10个主要华人区,得票率为70.70%;华裔选民占60%以上的7个主要华人区,得票率为75.83%;华裔选民占70%以上的6个主要华人区,得票率为77.01%;华裔选民占80%以上的5个主要华人区,得票率为78.29%。

其中,民联得票率最高的投票区为叻思新村,共获得82.42%的支持;叻思新村也是乌雪华裔选票最集中的地区,华裔选民占95.44%。而民联在叻思新村的第5渠道则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囊括高达88.61%的选票。

纵观华裔选民占50%以上的10个主要华人区的投票倾向,民联的华裔选票得票率基本上维持在70%,而这10个主要华人区也为民联在乌雪补选中带来高达4133张多数票。

惟在巫裔选票方面,民联的支持率从上届大选的47%滑落至35%,跌幅高达12%;而印裔选票则从上届大选的51%,下跌10%至41%。

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警讯,警惕所有民联领袖、党员和广大的支持者,民联在选举中不是无往不利的。

我们必须以这次补选失利为借鉴,重新整顿党结构及竞选机制,并全面启动党机关,让尚未投票支持民联的选民能够感受民联所带来的改变与诚意,进而赢取他们对民联的信心。

民联必须承认,民联3党在马来及印裔选区所付出的努力还有待加强,我们必须在得票率偏低的地区投入更多工作,以便能够扩大基本盘,才能在来届大选打破国阵的优势。

雪州行动党衷心感谢乌雪所有选民,不管是巫裔、华裔、印裔和土著,在补选中的支持。

乌雪补选10个主要华人区(50%以上)的民联与国阵候选人得票
  华裔票比率 民联 国阵 民联得票率
叻思新村 95.44% 825 176 82.42%
龙邦新村 95.34% 858 254 77.16%
乌鲁音南马 91.91% 433 176 71.10%
峇东加里新村 90.00% 488 118 80.53%
新古毛新村 81.73% 1016 280 78.40%
吉粦新村 71.96% 440 208 67.90%
乌鲁音东区 68.38% 941 382 71.13%
叻思瓜拉卡里路 59.63% 329 189 63.51%
双文丹新村 58.45% 1019 688 59.70%
叻思镇 56.26% 709 454 60.96%
得票总数 7058 2925 70.70%

 

乌雪补选7个主要华人区(60%以上)的民联与国阵候选人得票
  华裔票比率 民联 国阵 民联得票率
叻思新村 95.44% 825 176 82.42%
龙邦新村 95.34% 858 254 77.16%
乌鲁音南马 91.91% 433 176 71.10%
峇东加里新村 90.00% 488 118 80.53%
新古毛新村 81.73% 1016 280 78.40%
吉粦新村 71.96% 440 208 67.90%
乌鲁音东区 68.38% 941 382 71.13%
得票总数 5001 1594 75.83%

 

乌雪补选6个主要华人区(70%以上)的民联与国阵候选人得票
  华裔票比率 民联 国阵 民联得票率
叻思新村 95.44% 825 176 82.42%
龙邦新村 95.34% 858 254 77.16%
乌鲁音南马 91.91% 433 176 71.10%
峇东加里新村 90.00% 488 118 80.53%
新古毛新村 81.73% 1016 280 78.40%
吉粦新村 71.96% 440 208 67.90%
得票总数 4060 1212 77.01%

 

乌雪补选5个主要华人区(80%以上)的民联与国阵候选人得票
  华裔票比率 民联 国阵 民联得票率
叻思新村 95.44% 825 176 82.42%
龙邦新村 95.34% 858 254 77.16%
乌鲁音南马 91.91% 433 176 71.10%
峇东加里新村 90.00% 488 118 80.53%
新古毛新村 81.73% 1016 280 78.40%
得票总数 3620 1004 78.29%
民主行动党雪兰莪州主席兼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
于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在沙登发表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