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今日呼吁政府莫让增建华小成空谈,因为人民已经厌倦了当局太多空中楼阁的承诺。
同为国家教育体系,政府不应再以强化国小为籍口却牺牲华小的生存与发展。
教育部官员的条例规定政府学校保留地只能建国小,却不能建华小。此外,教育部甚至规定凡欲申请建华小,董家教须先自行筹足80%建校经费方能申请建校准证。这么多年来,马华民政身为执政党对这些不合理的条例都无能为力,令人失望。
为了强化国小,教育部官员更规定国小生不可转校华小丶但华小生却可转读国小的荒谬指南。办教育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责任,但建华小国阵政府却要人民自己想办法,这样合理吗?
根据董教总的报告,从1948至2000年,政府关闭了48间华小却增建了2,637间国小;为了强化国小,教育部的指南甚至明目张胆的拒绝华社兴建华小的心愿,这些与<一个大马>口号大唱反调的条规存在多年,令人遗憾的是马华历任副教长至今始终无法促使教育部废除这些不合理的条例。
事实上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属下的城市及乡村规划局(Town & Country Planning Department)兴建学校指南清楚阐明在一个拥有3000至7,500人口的社区,政府就必须设立一间5至10英亩校地的小学。问题是教育部官员规定政府学校保留地只能建国小,却不能建华小。
国家独立至今,政府对待华小不是头痛医头丶就是把华小当大选糖果,从不曾用诚意制度化兴建华小来表达对华社的尊重。“53年了,我们到底在等什么?”他感叹。
马华在308全国大选前的2008年1月31日承诺兴建6间丶搬迁13间华小,至今整三年完成的不及10%,这批华小注定将沦为马华的大选筹码,可怜华社又再上当。面对巫统霸权,马华自称的高调问政早已走调,荒腔走板令人心里发毛!
民主行动党全国副财政兼太平区国会议员倪可敏 于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在怡保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