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在预算案演讲中的其中一段吸引了我的注意:
“成功需要急剧的改变,而不是逐步的增加,它需要飞跃式的前进。我们眼前的事实是,改变不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改变,要不然我们将被抛在后头。”
我赞同改变不只是一种选择。事实是:我们要改变,要不我们就被抛在后头。
只可惜首相讲词中的改变只是注重经济方面的改变,并以成为高收入国作为目标,那些目前在经济上和生活上属于弱势的群体并没有获得政府的注重。
议长,
我所指的群体是妇女、残障人士、住在乡村和边远地区里的孩子和原住民土著。
我知道在财政预算案演词里,首相有提到会开拓更多空间让女性参与经济活动和发展。我很欣慰政府赞同妇女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有意扩大女性参与经济的范围。然而,遗憾的是,政府完全没有提及如何缩小两性在政治和其他领域上参与决策比率的差距。
马来西亚在全球性别差距指数的排位已经从2007年的第92名,跌至2008年的第 96名,并在2010年跌至第101名。2007年,在性别差距中,政治和经济权力的指数依然保持在0:57。性别差距的评估等级是0至1,0表示不存在性别差距。
因此,我欢迎政府拨款3千万令吉来提升女性在企业界的参与率,不过我感到失望的是政府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缩小政治上的巨大性别差距。
独立53年后,女国会议员所占的比例仍然维持在10%。在同一个内阁里,共事的女部长不曾超过三人。女州议员的比率未曾超过10% (即1999年4.8%;2008年8%)。
在公共服务方面,首相说从事部门高职的女公务员已经增加并达到30.5%,那么在最高等级的JUSA B, JUSA A的女高级公务员又有多少个?在最高等级的女公务员并没有达到15%。
马来西亚已经签署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1995年《北京行动纲领》。因此政府有义务确保我国有至少30%的女性参与决策权。
2000年,马来西亚已经加入了国际社会行动,希冀在2015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三个目标是促进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能力。
为了达致至少30%女性参与决策的目标,联合国提出了两个事项:性别主流化和性别敏感预算案。不幸的是,这些在首相的财政预算案演词中完全没有被提到。因此,我怀疑国阵政府是否真的有诚意并重视妇女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在转型计划中,我们看到政府有哪一些态度上或行动上的转变,以达到性别平等和至少30%女性参与决策权吗?妇女已经落后了53年,国阵政府不应该继续不公平地对待马来西亚的一半人口。
我呼吁政府立即采取适当的步骤,参考并实践其他国家的好方法以实现性别主流化,好比印尼般改变选举制度,而性别配额(固打制)已在澳大利亚,南非,英国和台湾也已证明有效。
首相的财政预算案讲词以“转型迈向先进高收入国”为主题。请问,政府在这些计划中是否公平地让妇女和残障人士们受益?显然的,只有那些工作人士获得薪水,而很多残障人士并没有工作,超过一半的妇女是家庭主妇而且没有受薪。成为高收入国,对这些群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想问,政府是否有计划改善残障人士的就业机会?可想过“转型”对他们来说又是什么?对那些把一生都贡献给家庭和家务的妇女来说,飞跃式的发展和前进又是怎样的一回事?在政府给予更多的空头承诺和修饰所谓的“转型”之前,让我提供一个温和且更实际的建议,那就是设立法律,通过公积金(EPF)和社会保险机构(SOCSO)的供款来保障并照顾家庭主妇的福利。问题在,国阵政府是否会走这一步呢?
女性劳动参与率(LFPR)在20年里完全没有改变,维持在46%左右。政府又会采取什么“超级跳跃”式的步骤以促成重大的改变,并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呢?
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个报告指出,增强妇女能力和达致性别平等将对国家经济带来正面的影响。因此,我希望在迈向先进高收入国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也不忘一并提升妇女和残障人士的生活素质。我请国阵政府在这个庄严的议会里告诉大家,为了在2015年达到55%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目标,有哪一些具体的方案将被实行,以此证明并说服大家,国阵政府并没有继续忽略我国的妇女。
开发人力资本
每个源流学校的基本设施和设备都必须被提升。在这个时代里,不应该再有没有水电供应的学校。政府应该承担所有学校,包括华、淡小的水电费。
在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政府不应该把华、淡小教育政治化,并在大选时玩弄此课题,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增建华、淡小应该以该社区的需求作为依据,而不只是为了换取选票的政治需求。政府作为教育服务提供者,承担建校的费用是责无旁贷的,而不是由父母和学生来筹集建校基金。
谈到建校,我想提一提最近吉打州象屿国小发生地陷,导致1名老师和10名学生蒙受轻伤的事件。我想知道,到目前为止政府针对此事件采取了些什么行动?根据报道,这课室几年前刚进行维修,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陷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共建筑发生坍塌事件,政府是否有重新检讨有关承建商的表现,并将这些承建商列入黑名单?
大力吸引人才
政府设立大马人才机构以吸引我国人才从海外回流。虽然这是颇受欢迎的举措,但如果政府不改革对某些群体不公平的政策,大马人才机构将不会成功,也不会达到目标。
政府应该做的不是从海外做起,而是先在国内做出改变和改革,这包括为大马人民(不分种族和宗教)提供一个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取成功的有利环境。这包括平等的机会进入大学,公平地分配奖学金,公平地分配拨款给所有源流学校,促成一个有利成为高收入国的生活环境。我建议政府先采取措施留住目前还在国内的人才,然后再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因为这才是更实际的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促请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并拨款给独中和民办学院,如韩江学院,新纪元学院及南方学院,以培养现有的本地人才。
政府也应该承认由中国,台湾,香港,印度和俄罗斯等大学的文凭以让大马人才有更多的选择。
更好的政策是,政府应该扩大范围以让我国人民有机会获得高素质的教育,这包括邀请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来我国设立分校。这么一来,那些没有能力到外国留学的学生也有机会在这些国际知名大学里求学。
社会政策方案必须根据需求
政府拨出1亿1100万令吉给国家幼儿学前教育中心(PERMATA) ,相比之下,只有1亿令吉的拨款被分配来推行各种增强土著的生活能力的计划。土著在国家发展中是最为落后的群体,因此必须获得更多的拨款分配,以解决人民营养不良和学生辍学率高的问题。
我很高兴政府承认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政府给予非政府组织的7000万令吉拨款必须透明化的分配给拥有良好表现的非政府组织,而不只是随意地拨给任何团体或组织。社会问题是无关政治意识形态、种族或宗教的,因此有关拨款的运用必须超越政治,不被允许用在举办牵涉政治政党的活动,而是被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如弃婴、飙车党和黑社会等问题。“预防胜于治疗”,政府应该拨款并建立系统,以支持每个家庭并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如建立更多托儿所,家庭辅导及服务中心,并培训更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同时,政府必须关注日益严重的儿童性侵犯罪案。性侵犯罪案在2005年至2009年剧增100%,从2427宗到4238宗,几乎一半的案件涉及16岁以下的儿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预防胜于治疗”,儿童们必须被教导如何分辨什么是安全的触摸,什么是不安全的触摸;以及如何拒绝别人,无论是家人或陌生人的不适当触摸,并教导他们当别人对他们做出猥亵的行为时该如何投报。此外,政府也应该提供辅导和其他措施,协助受害者及其家属克服心灵上的创伤。
最后,为了增加父亲或母亲兼职或弹性工作时间的工作机会,政府必须给予那些实施相关员工方案的雇主税收优惠。政府所宣布的免税物品也必须包括日常家庭用品如牛奶粉,教育性的玩具,尤其是唐氏综合症和自闭症残疾儿童的教育设备的玩具等。
民主行动党全国妇女组主席兼大山脚区国会议员章瑛 于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在国会发表的辩论讲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