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会下议院辩论中针对大马皇家警察办事效率和犯罪率下降一说法提出质疑。最高元首端姑米占殿下近日发表声明,表扬大马在“世界和平指数”重,创下亚洲位居第2、全球位居第22的佳绩,但这些指数是否属实则有待商权。据国家关键成效领域所刊出的效率,整体罪案率下降了15%、街头罪案率下降35%的结果是难以让国人信服的。
第一件是针对我国飙车族危害治安的案例,为何警方迄今都无法解决猖狂的飙车族继续扰乱公路治安和居民的安全?在马六甲,平均每周末都有上百人成群的飙车族聚集在特定公路,而这些公路都为甲州人民了如指掌,为何却不见警方有所行动?
甲州首长阿里鲁斯旦信誓旦旦称甲州没有飙车活动,首相纳吉也说不能将罪怪在飙车族身上,那么警方是否应该有所行动,即可采取行动去逐步减少他们呢?这些飙车族是否获得国阵政府“庇护”,所以警方不敢插手呢?
攫夺案方面,警方个人认为治安有所改善,但遭遇攫夺案的人可不这么认为。在今年2月4日晚上10时45分,一名56岁的陈姓妇女在峇都安南路不但被匪徒攫夺,还惨遭抛掷路上导致头部创伤。由于甲州中央医院没有神经外科技术,陈氏被迫转到首都中央医院。陈姓妇女经过两次头部创伤手术后宣告不治。我希望警方举出实际指数,下降的攫夺案率是否包涵因攫夺而伤亡或伤残的案例?而这些遭遇攫夺的受害者是否包括在警方所公布的攫夺案里?
以甲州犯罪黑区为例,去年的报道显示爱极乐选区内只有2座警局,峇都安南警局只有21名警员,爱极乐警局则有28名警员,是问这些警员是否足够应付爱极乐区3万多人口、峇都安南2万多人口?如今一年已过去,警员的人数不见有所增加。也就是说,平均1名警员须保护上千余名居民的安全,他们是否有如此“超人”般的能力?
针对破门行窃一案,警方举出的数据不实,只有不到50%破门行窃案的受害者有去像警方报案。因此,警方要如何重拾人民的信任,相信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吁请内政部副部长拿督阿布瑟曼看重警方公信力的问题,不仅在于对抗劫匪,侦查工作及指控犯罪者方面更需获得受害者家族的认同。就举今年1月21日甲州巴也明光所发生的三名少年被杀惨案,三名介于17至20岁的当地少年被刺杀至死,9人被逮捕,甲州警方却在48小时后宣布案件已获得解决,仅有一名16岁的嫌疑犯被控谋杀罪名成立。
是问一名16岁的嫌犯如何用一把刀在几分钟内杀害三名少年?而其中两名死者还骑着摩托车,他们难道不懂怎么逃离现场?该嫌犯难道是李小龙、成龙或功夫大王?死者家属打死都不相信此案结果,更何况是巴也明光村民?三名死者的父亲联同1392名居民已发起了重审惨案的签名运动,并已呈交给全球警察总长。至于警方能否给予公平合理的交待,并重新侦查不令人信服的悬案,人民至今仍然等着他们的答复。
马六甲民主行动党甲市国会议员沈同钦 于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在马六甲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