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廖中莱总是“遇事则闪”,无疑是标准的 “鸵鸟”心态

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昨天在会晤林连玉基金的15名代表后表示,由于林连玉于1961年8月被夺公民权时他尚未出生,所以拒绝就恢复族魂林连玉先生公民权一事表态。

廖中莱贵为卫生部部长,更是马华署理总会长,可是从“同善医院风波”到“林连玉公民权”等课题,却总是“遇事则闪”,无疑是标准的 “鸵鸟”心态。

林连玉老师毕生坚信“民族平等,语言平等”。可在1961年,其公民权却在“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的教育政策丶蓄意激起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及煽动各民族间的仇恨”的罪名下被褫夺。

他从此隐居在吉隆坡,生计成了问题,只能过着寂寞清苦的日子。这么一位落魄老人,在他出殡的那一天却出现万人空巷的送葬场面。林连玉的公民权和母语教育的平权,也自此成为华社心心念念的追求。

对一个已经辞世的族魂而言,就算恢复其公民权,林连玉老师也没有机会享受片刻他身为马来西亚人的权利。恢复林老师的公民权,其意义在于国阵政府承认自己在1961年所犯下的过错,并以具体行动表示国阵政府对母语教育权利的认同。

奈何,国阵政府始终不肯正视如此一个卑微的要求。

内政部副部长李志亮更于今年6月下旬在国会表示,由于林老师人已仙逝,所以无法亲自提出公民权申请,这种缺乏弹性也缺乏人性化的技术性理由,拒绝恢复林老师的公民权,显示国阵政府终究不曾反省也不会悔改。

依循廖中莱的逻辑,或者需要出生于1943年的敦林良实或生于1956年的翁诗杰回锅当马华总会长,林连玉公民权的课题才能有一线曙光。

1961年,身为执政党的马华连同巫统将族魂林连玉的公民权褫夺,那是马华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如果50年后的今天,马华还不敢为林老师仗义直言,马华应该修改党章,将“确定代表本国华人, 为华人社群争取权益”的字眼删除。

民主行动党全国副宣传秘书兼沙登国会议员张念群
于2011年9月7日(星期三)在沙登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