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务大上周五在大马证券交易所宣布,其联名参与的马矿业金务大巴生河流域捷运(计划传递伙伴)有限公司,已经执行与捷运公司签下的计划传递伙伴(PDP)合约,即双溪毛糯至加影的捷运计划。
该合约说明,假设该公司可以依据目标成本“成功”完成巴生河流域捷运计划,则该公司可获得一笔相等于所有工程合约总价值的6%费用。
首先,这种大规模计划竟然还附加6%计划交付伙伴费,此举几乎前所未闻。这项捷运计划估计耗资约180亿令吉,因此,单是计划传递伙伴的费用就高达10亿8000万令吉。除非,计划传递伙伴也赢得地下隧道工程的竞标,因为该隧道工程价值不纳入计算,则此费用才会减少。
费用高昂的原因很简单,整项计划不只没有其他竞标者,因为在竞争情况下,工程费用肯定可以下调;但政府早在一年前,成本费用都还没拍板定案,就已发出捷运计划合约并展开初步工程。政府鲁莽行事导致计划传递伙伴得以操纵整项计划,失去谈判空间。
任何人都知道,还没谈好价钱,就让装修承包商开始装修厨房,根本是荒谬之举!
除了这些费用,计划传递伙伴还可以另外获得给付“间接费用丶工程谘询费用丶工料测量师及系统集成工作费用,以及工地勘查和地形测量费用”,总值28亿5千万令吉。若把这笔数字加上前述预估的10亿8000万令吉,那么,这个不过扮演计划经理角色的计划传递伙伴,将有39亿3000万令吉入袋。
更糟的是,尽管计划传递伙伴理应承担捷运计划的超支成本,但该公司却讨价还价,在合约内列下一项15%“允许变更”条款。此举意谓,假设整项计划成本增加15%,计划传递伙伴依然可以收取他所有应得知费用,包括这15%“允许变更”中的6%费用。若以双溪毛糯至加影这条捷运计划的180亿工程费用来计算,15%变更将让整体成本增加27亿,但是,马矿业金务大联营公司却能够免于任何罚款。
再来,更重要的是,计划传递伙伴不仅是在不公开或没有竞标下获颁合约,该合约的架构竟然鼓励执行者坐视计划总成本上涨。
既然计划传递伙伴将会根据总合约价值获得一定比例的给付,而且只需要对超出15%“允许变更”外的超额成本负责,那么,这个计划传递伙伴自然会在协助政府评估各个竞标者企划书时,倾向于让出价高者得到合约。
举例而言,如果有5家公司竞投兴建敦依斯迈花园捷运终站,计划传递伙伴有将更倾向于推荐出价高者,而不是选择建造成本较低的公司。原因很简单,成本愈高,以6%计算费用的计划传递伙伴就可以拿到更多。
整个捷运计划是在如此草率鲁莽的态度下拟定、颁发合约,此举将对捷运计划未来前景带来破坏性影响。超出合理价格之外的计划成本,将迫使乘客必须付出更高的搭乘费用,最终与鼓励更多人民搭乘公共交通的意愿背道而驰。
最后,有鉴於该计划规模庞大,成本大幅度增加将不可避免的影响我国财政状况,因为政府预计将发行债券融资推动捷运计划。而事实上,我们已经背负了4620亿令吉联邦政府债务。
政府必须透明、和盘托出所有细节,一一解释政府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确保马来西亚人和我们的孩子不会因为草率落实这项计划而受到拖累。
民主行动党全国宣传秘书兼八打灵再也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 于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