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华总会长与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在王者之辩中自夸在教育课题上,马华做得比别的政党多,建立了拉曼大学与拉曼学院,培养了18万人才。如果马华不是政党而是社团,我会称赞他们。但或许他们忘记他们是执政党的身份,不敢为华社争取更多权益,只当巫统的应声虫。
马来西亚有20间政府大学,40间私人大学,5间外国分行大学与500多间私人学院。拉曼大学与学院只是占有40间私人大学与500多间私人学院里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当初马华要建立拉曼大学与学院时打广告5年,向人民筹款,其中总会长还亲自炒粿条筹款,过后又用了5年建立,前前后后总共用了10年才建成。反观,别的540间私人大学与学院在筹款与建立过程中都非常低调,不像马华只是成立了一间大学与学院就向全国高调宣传,深怕没人知道他们的功劳。
马华似乎忘了他们是执政党的身份,一个政府应该要照顾各族人民的利益,但马华显然忘记了他们的本分。例如在1980年,那时只有5间政府大学。因为固打制下,非土著入学率只有区区的27%。在行动党施压下,马华才肯跟巫统谈判,把非土著入学率提高至45%。非土著入学率增加了18%变相等于行动党在无需向人民筹款下,增加了一所大学。遗憾的是,虽然协议已达成,但巫统没履行当初的协议,反而扭曲了这份协议。一些大学如国际回教大学(Universiti Islam Antarabangsa Malaysia),玛拉工艺大学(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和吉隆坡大学(Universiti Kuala Lumpur)全都不在这协议管辖下,超过90%是土著。所以,事实上非土著在我所知的数目只有区区的23%,不像当初的协议非土著应该有45%的入学率。我挑战马华把非土著的入学率提高到原本的45%,如果成功,在无需向人民筹款一分一毫下,等于建立了4间半大学。马华应该向行动党学习,争取公平与合理对待各民族。
我也挑战马华如果不怕巫统,应该反对政府不实行原有一元对一元的政策,给足拨款给半津贴学校,尤其是华小和淡小与教会学校,建立礼堂与建筑物。但一些学校如福清洋育英华小需要RM150万建礼堂,马华总秘书江作汉代表教育部拨款RM10万5千:爱大华民德华小需要RM100万建礼堂,但只获得总数只得到RM10万的拨款。更惨的是,爱大华卫理英校需要RM130万却一分钱也拿不到。种种例子证明马华的无能,希望他们勇于向巫统争取人民应有的利益。
民主行动党霹雳州主席兼木威区国会议员倪可汉 于2012年3月5日(星期一)在怡保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