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沙登岭新华小校地缩水事件敲响我国华教的警钟

沙登岭新华小校地从7英亩“缩水”至3英亩的事件,敲响我国华教的警钟,隐约透露了教育部对华小校地发展限制的新政策。

我举例,第一,呀吃18哩中华小学在班丹区福全山庄的新校地,从5英亩变3英亩,虽然有关学校保留地的面积应该是10英亩。

第二,彭亨竞智华小在蒲种市中心第5区的新校地只有3英亩,但有关的学校保留地实际上是6英亩。

“这三个例子足以证明国阵政府依然继续钳制华教发展,校地“缩水”事件就是最新的铁证!”

“诡异的是,这样的规划却与教育部的小学校地最小5英亩的规定背道而驰。显然的,这是政治上的草率决定。”

根据教育部的学校规划指南,在一个拥有3000至7500人口,或420至1050名小学生的地区,就需设立一所拥有5至10英亩校地的小学。

国阵政府不成文规定就是所有的学校保留只能用来建国小和国中。华社必须认清,华小和淡小根本没有在国阵政府的教育发展蓝图内,除非政治上需要。

国阵和马华领袖若只停留在指责雪州政府不批准土地建华小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所有学校保留地都是由州政府拨给中央政府建学校。但是由于国阵中央政府的政策偏差,限制华小建在学校保留地上,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我呼吁全国华社应积极关注这项校地“缩水”的课题,必要时要做出适当的回应,以寻求对策来打破这项钳制。

我也促请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正面回应有关课题,不要继续保持沉默,魏家祥有责任解释为何华小不能全面使用学校保留地建校。

民主行动党雪州秘书兼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
于2012年4月5日(星期四)在沙亚南所发表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