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如今才促请政府拨款5千万令吉给国民型中学,完全是“自暴其丑”。
马华在中央政府里面数十年,而且还有一名副教长,但却在“发现”2013年财政预算案内没有拨款给国民型中学,然後才“促请”政府拨款,这无疑是失责的表现。
马华到底是“後知後觉”或“不知不觉”?因为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发生,而近年来若被提起,中央政府才有所谓的特别拨款。
“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希望马华能在政府内改变这种不公平的政策和兑现‘承诺’,促使政府拨出5千万令吉给全马76间国型中学。”
除了拨款,巴生光华国中的董事长早前也曾非议中央政府没有兑现当年对国民型中学时所许下的三大承诺,即合法化董事部丶拨款学校供建设硬体设备用途及每周有7节华文课。
“这名董事长指出,该校於1962年改制後,中央政府曾承诺将制度化拨款给学校作为建设硬体用途,但长久以来,除了给师资津贴外,该校就没有获得中央政府的特别拨款。”
更甚的是,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和没有兑现将董事部合法化的承诺,这使国民型中学的董事部仍处於非合法化的状态。
“马华在这方面有作过任何争取和下情上达吗?看来,马华是越做越差,在教育尤其是华教议题上更显得欲振乏力。”
我也不苟同马华赞扬首相纳吉拨款1亿令吉给华小的说法,因为在明年的预算案中,教育总拨款高达387亿令吉,其中的10亿令吉是作为兴建和维修学校,而华、淡小各获1 亿令吉。
根据计算,在全国1千294所的华小当中,平均每所只能获得约7万7千279令吉;相反的,同样获得1亿令吉拨款的淡小,平均每所学校约获得19万1千令吉;因此,这一类拨款应按学生人数比率,才是比较公平和恰当的做法。
中央政府应向民联看齐,采取制度化的方式拨款给各源流学校,并以需求缓急为原则。
民主行动党华教局主任兼大山脚区国会议员章瑛 于2012年10月3日(星期三)在大山脚发表的文告(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