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联邦政府的2013年财政预算案,简单的说,搔不到痒处。
从全球的格局来看,美国失业率自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几乎都高企在8%以上,欧洲的失业率普遍超过10%,西班牙、希腊等受危机打击最深的国家更是严重,有者失业率超过20%,青年失业率甚至过半。没工开就没钱消费,没钱消费就没有需求,没需求就没人生产,没生产就没工开,如此恶性循环下来近五年,还没看到隧道终点的光线。
马来西亚过去40年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过去都以欧美为出口对象,当然现在也出口到中国,但中国也是靠出口到欧美的“世界工厂”。换句话说,欧洲和美国人没工开、没钱消费,迟早殃及马来西亚这个鱼池。
联邦政府2013年预算案有为这样的国际变迁准备吗?答案是没有。
首相兼财政部长纳吉说,2013年马来西亚经济需要靠内需,这一点大家都同意。问题是,内需从哪里来?内需有四种来源:政府投资、政府消费、私人投资、私人消
费。而无论哪一种来源,可以是通过举债或者通过收入。
政府举债,如果在经济低潮时介入,而且做的是国民认同的事情,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我们的政府举债投资项目,很多时候是把公家的财务转到朋党手中的名目。在全球经济萧条的阴影下,加上国内政府一直没有改革、肃贪的决心,除了房地产炒作以外,其他带动就业的私人投资并不多。很多列为“私人投资”的项目,是官联企业假装是私人公司的灌水数据。
真正的关键是私人消费。国阵政府应该认真看待在全球不景气的格局下,全面促进国内私人消费,维持国内经济增长的各种可能。目前,马来西亚的家庭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是日本以外亚洲第二高,也才会有近20万人寻求国家银行债务辅导与管理单位的协助,其中7万余人成功避开破产的厄运。
要如何协助6成家庭收入3千令吉的国人提高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应该是整个政府关心的核心问题。
然而,政府的回应却是成立一个大马援助基金,然后在大选后实行货品消费税(GST)。政府虽然给2500至5万令吉收入的国人减免1%税务,同时又实行货品消费税,实际上并未提升社会总体的消费能力。甚至那些原本不符合纳税资格的低收入家庭,也成为货品消费税措施的对象,最终只有扩大贫富差距,整体上进一步削弱国内经济增长的可能。
另外,人民生活费负担沉重,政府解决的唯一方案是出资开设一马商店卖次等货给低收入群。结果,赚钱的是领到政府资金做这件事的大财团。
世界银行多次指出,我国的劳动人口当中,有很多是从事非正式行业,从踏踏实实的小贩到卖翻版vcd都有。小贩小商人口众多,主要因为工资不出头,小市民在正式经济就业无法养家生活。对此,2013年财政预算案的回应是:政府将拨出1600万令吉为150万名小贩买保险,有什么冬瓜豆腐赔偿最高5千令吉。小贩没有得到什么,保险公司做了1600万令吉的生意,如此而已。
本次的预算案辩论,国阵议员不谈国阵的预算案,集中火力谈民联的预算案。马华总会长父子等人针对民联提出1100令吉的最低工资大做文章,什么实行1100令吉最低工资国家会破产云云(国阵政府的最低工资定在900令吉)。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若要让国内工人过得体面,更根本的方法是协助受最低工资影响的中小型企业,从劳力密集转型到技术密集的运作,而不是鼓励企业继续压低工资,以致长期依赖非技术型外劳。此外,协助企业的正途是减少贪污、降低高速公路过路费和其他运输成本、减少繁文缛节提高政府效率、降低罪案等。
2013年的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比2012年好,2012年不比2011年好,2011年不比2010年好,2010年不比2007年美国房屋次贷风暴开始前好。
但是,自1999年杪担任国会议员助理至今,自己当议员也见证了第五份财政预算案,细读了这些年的预算案,就是唏嘘,总是搔不到痒处,总是跟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和小市民的生活如此遥远。
民主行动党国际与非政府事务秘书兼升旗山区国会议员刘镇东 于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发表的星洲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