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税务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但是,仅仅较低的所得税率,并不足以成为吸引人才回流的诱因。要人才回流,尚存在着其他更为重要的考量,像薪金、生活素质、升迁的机会、种族固打及歧视等。自从我国独立以来,预料共有200万大马人,其中大部分为高技能的人才,已弃大马而移居外国。
仅给予那些在海外回流的大马专才固定15%所得税尝还率的福利,将会“鼓励”更多目前在马来西亚工作的人才外流到外国去。这是否意味着:既然马来西亚政府对外国回来的人才较好,倒不如直接到外国做工更好?因为一旦回国,将会享有固定15%的所得税率优惠。
更糟糕的是,很多马来西亚的科学家在毕业后,继续留在外国工作,不再回来。至少3万名大马科学家在海外完成学业后,直接在西方国家工作,因为那边的待遇更高、进一步做学术研究的机会也更多。
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资料,从2001起,我国仅能吸引到300名移居海外的专才回流。这当中,大部分为医学界专才、财经界专才、科学家及资讯科技领域的人才。
我国目前急需科学界的专才。目前,我国每100万人口当中,只有 1千500名科学家及科学研究者,与先进国的每100万人口就有1万名科学家及科学研究者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截至目前为止,联邦政府在吸引人才回流的努力上,可以说是彻底失败。
1995年的“人才回流计划”,曾设下5千名专才回流的目标,但也是以失败告终。在2004年,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部长拿督查玛鲁丁在国会的回答中指出,有关的人才回流计划,从1995年至2000年,共吸引了94个各领域的科学家(24个马来西亚人)回流,包括药剂、医药、半导体科技及工程领域 。但是,在2004年,之前回流的那些人才,仅有一个继续留在马来西亚。
专才及专业人士离开马来西亚的理由,包括缺乏职业发展的机会,以及不健康的种族歧视及种族固打环境。没有任何一个专业人士,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在没有公平机会及不以表现获得奖励的环境中成长。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及巴眼区国会议员林冠英 于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在吉隆坡发表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