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1道提问:
要求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说明槟城的海啸警报装备。上述装备是否还在操作中,安装成本多少?谁负责上述装备的定期维修工作?
回答:
隶属科学工艺及革新部的马来西亚气象局忆自2005年起,实施了马来西亚国民海啸预警系统(SAATNM),以监测地震、海啸以及发出与地震及海啸有关的讯息。
上述预警系统有三个要件:
i. 数据及资料收集
ii. 数据及资料处理
iii. 数据及资料的传播.
数据及资料收集:包括28座地震监测站、17座潮汐监测站、3个海啸浮标器及18个海滩摄像机。此外,有关地震及潮汐的数据将输送至大马气象局。当局每天24小时、每星期七天进行地震及海啸监测。
数据及资料处理:包括确认地震地点及强度的电脑软件,以及海啸抵达我国水域的时间及海潮的高度。
数据及资料的传播:包括各种管道如手机短讯、电话、crawler TV、热线、传真、
固定电话警报系统(FLAS), 网站、社交网站面子书。海啸警报器已被安置在23个策略性位置,一旦海啸发生警报器将会启动。一旦发生地震,将在12分钟内输出有关地震及海啸预警系统的资料。
在槟城,地震的监测工作由最邻近的吉打居林的地震监测站采用马来西亚国民海啸预警系统负责。而海啸监测是通过坐落于槟城直落巴巷的潮汐监测站观察。此外,海啸监测也通过安达曼海及印度洋的海啸标浮标器及国际潮汐观测站进行观察,这些观测点将可以提供海啸预警讯息。在海啸抵达槟城海域前的两个小时,当局就能获得相关资讯。
此外,当局也在浮罗勿洞大沙坡国家干训局及峇都丁宜Park Royal安装了两部摄像机,以监督海啸的浪潮。如果我们面对海啸的威胁,海啸警报器就会被启用。上述警报器被安装的国家干训局、峇都丁宜、直落巴巷及丹绒武雅。
整套国民海啸预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耗资55万令吉,由气象局负责定期维修,目前操作情况良好。气象局也准备了地震及海啸的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海啸的警报能在规定的12分钟内转送出去。
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及海啸的风险醒觉及认识,我们也在2008年开始展开了六项醒觉运动,有关运动将持续进行。
巴眼区国会议员林冠英 于第四季度第12次国会 (2011年3月-4月间)的书面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