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政府承认拒绝支持槟州消费人协会要求向收私人交通工具进入槟岛征收入城费的建议,已经导致一些非政府组织联合国阵一起反对以63亿令吉建三条高速公路与海底隧道的疏解交通阻塞计划。这是槟州民联政府需要承受的代价,以确保人们迁移的自由,因为这种强迫交通工具进入槟岛需缴入城费的政策,是一项只限保障槟岛居民享有槟岛的美好的精英主义政策,却糟糕地对无法负担进城费的人充满歧视。
槟消协主席SM 莫哈末依德利斯在他回应关于我邀请他出席3条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对话会时,公开对我做出人身攻击,对此,我感到失望,因为他并不能实事求是的客观回应这项课题。州政府自2011年开始就不断咨询公众,但他拒绝接触这项课题,却只意气用事的强调主观的言论,这对要形成具有公民与论压力的公民社会并没有帮助。
我将不会理会如此的人身攻击,但会让公众自行判断,与联邦政府消极对待槟城的情况作比较,到底是要选择哪一个建议才能真正解决槟州的交通阻塞。我希望能说明,他所提起解决交通阻塞的建议,其实都是州政府已经尝试推行的措施。
在公共交通方面,州政府过去5年尝试推行有效的模式,当中也包括了非政府组织所给予的建议。这些努力最后都没有进展,因为联邦政府不妥协,也拒绝不合作。如国阵无法兑现他们在2006年说要建单轨列车的承诺、拒绝州政府购买自己的巴士以提供巴士服务,拒绝接受州政府每年1000万令吉在尖峰时刻提供免费巴士的要求。
无论如何,如消费人协会的非政府组织,并没有察觉槟州政府已经推行了乔治市免费巴士及提供从诗布郎再也及浮罗山背到峇六拜的免费巴士。而在要求州政府提供有效的住宅区巴士服务连接主要巴士站的时候,却无视这些要求其实应该向联邦政府反映。
我们希望槟消协能够以对抗州政府时,那种充满坚决斗志与弃而不舍的态度,向联邦政府反映公共交通的课题。
州政府非常乐意设立巴士、脚车及行人专用道。但是,在现有已极其拥挤的道路上,这些专用道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设立的—除非我们有替代公路,也即是内环公路。这三项主要道路工程及海底隧道计划,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未来策划把现有的道路转为巴士、脚车及行人专用道而设的。
槟消协指交通大蓝图并没有建议兴建三条大道及海底隧道是错误的。昨天宣布的交通大蓝图很明显地例出这三条大道需要在2017年至2020年之前建竣,而海底隧道则需要在2025至2030之间建竣。基于海底隧道需要约12年的时间兴建,以符合详细环境评估报告的研究及要求,因此一切的策划工作,都必需从现在开始进行。
消协称,第一大桥现有的车流量是每天8万辆,随着第二大桥及海底隧道的建立,意味着这两条额外通道,将会把引进槟岛的车流量增至每天24万辆交通工具。这是扭曲大桥车流量数据的说法。新通道的设立,永远会减少每条通道的车流量,而不是相反的。这些新的通道,将协助我们确保我们的下一代不会成不“塞车世代”。
若SM 莫哈末依德利斯愿意与我们会面,州政府将会明确地将这些讯息传达给他。然而,我们很遗憾他拒绝会面。尽管他对此尚有成见,但是,只要他有意会面,我们的大门,依然为他而打开。
槟州首长林冠英 于2013年3月27日(星期四)在乔治市光大的记者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