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卫生部计划在一个月后斟酌是否停用MySejahtera登记,但政府依然必须就该程序直接颁布课题作出详尽的交代。
MySejahtera从开始以社会企业责任(CSR)之名取得政府采用,一年后政府却须缴付巨额费用,如今更是被揭拥有权转让存疑,相关部门有必要向3800万名用户厘清事实。
若如网媒Codeblue揭露,法庭文件显示,MySj Sdn Bhd得到MySejahtera的知识产权等事务,为何当时开发商KPISoft转让时,政府不全面接管?
政府必须说明,KPISoft与MySj Sdn Bhd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内阁通过直接颁布的方式,把MySejahtera的合约颁给MySj Sdn Bhd?而当中涉及的人民血汗钱又有多少?
在政府的强制规定下,我国全民及居留者的生活中都必须使用此程序,也因此成了独一无二记录着大马国内市场流动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数据库,因而人们担忧数据遭变卖及滥用。
报道中提及MySejahtera知识产权转让涉及逾3亿令吉交易,政府口口声声的CSR免费开发,为何到最后开发商却大赚了一笔?一个可能因疫情结束停用的程序,MySj Sdn Bhd为何愿以巨额买下,到底价值及目的何在?
纵观目前的一切事实,国盟政府实属无能,当初作出了十分不合理谈判及目光短浅的决策,允许开发商以CSR之名走捷径,不仅没有绝对的拥有权,亦没有定夺后续合约,导致1年后政府任人鱼肉。
我国将从明日起迈入冠病地方性流行病阶段,MySejahtera的使用也预料将随着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政府必须就此行政错误作出调查与追究,确保不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