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STPM优异生难获属意科系 遴选机制需更公开透明

人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中期检讨报告却显示我国正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

我认为,要留住人才,政府就必须重视国立大专升学的问题。

在2022/2023学年,共有57.15%的学生利用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文凭(STPM)、大学预科班 (Matrikuslasi)、或本地国立大学基础班课程 (Asasi)申请进入国立大专。

每一年,都会发生中六优异生无法被心属大学和科系录取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是不透明的遴选机制。现况底下,只有完全得不到任何国立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可以上诉大学中心单位(UPU)的成绩。因此,当中六优异生的到不属意的大专或科系,便求助无门,也不知道自己被拒之门外的理由。

我要求高教部针对国立大专的遴选机制给出解释,包括大学预科班生是否比STPM生拥有优先权被国立大专录取。

若中六生和大学预科班生同时得到4.00的成绩,且在课外活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何者会被优先录取?

若优异生得不到应有的对待,他们便会到待遇更好的国外大专升学,并在当地落地生根,促使我国流失人才。长此以往,我国便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

需撤回演唱会指南

此外,我也赞同安华在先前的致词中表示国家目前致力发展具备全面技能的人才。唯高教部近日所发出的大专演唱会指南与国家人才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我认为,高教部所发出的演唱会指南规定了各种限制,包括艺人的服装、发型、表演类型,以及男女观众必须分开坐。要培育具备全面技能的人才,就必须给予大专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以让他们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提升决策能力及领导能力。我认为,除了学生会以外,演唱会筹委会也应被赋予自主权,决定演唱会的举办方式。

在重重限制下,大专生将被训练成只会服从校方指令,没有自主思想及批判性思维的傀儡,不符合国家人才发展的方向。

除了人才议题,我也认同第13大计划(Anjakan Besar Ke-13) 中鼓励私人界发展智能农业以及提升农商品的竞争力的建议。但政府若要鼓励私人界投资农业,就必须解决耕地问题。劳勿农民在绿皮书的鼓励下耕作农地,却面临被驱赶的危机。尽管他们多年来不断尝试申请准证和地契,却迟迟得不到批准。珠宝逾两百名小园主耕作了土地超过50年后,却遭到霹雳州发展局的驱赶。在金马仑瓜拉特拉,尽管60名小园主在当地耕作已有三四代,却遭到政府的逼迁。

政府必须正视土地正义的议题,还园主们一个公道。

这种种问题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却源自同一个根属原因,那就是土地制度不公。当小园主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便会劝退私人界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无法达到计划中的目标。

虽然土地管理是州政府的权限,但联邦政府作为国家土地局中的一员,理应承担起照顾小园主的责任。政府不应该把大幅度土地割让予大型企业或裙带公司,而应该给予小园主更多的机会,实践土地正义,彰显昌明大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