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公布马新高铁可行性报告 扩大铁路更利民

日前在中国高铁会议上,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主席赛哈密透露,总共有14家公司受邀对马新高铁提出意见和看法。

我们所关心的是,第一、马新高铁真的是马来西亚未来交通需要的投资吗?第二,马新高铁可行性报告一直未曾公布,政府高官却已迫不及待要强推高铁。

自2013年6月的国会会季开始,我就一直追问联邦政府关于马新高铁的可行性报告。市面上有很多传言,有熟悉内情的消息指出,高铁得把票价定在400令吉以上才能回本。虽然部长在国会说没那么贵,但是至今没有一个清楚的计算。

在今年11月的国会期间,我在首相署预算案辩论环节向首相署部长南希指出,政府不能在没有公布高铁可行性报告以及全面讨论之前,就贸贸然一头栽进强推高铁的大型投资。就算中国政府提供低息贷款,高铁如果不能自行回本,最终就落得轻快铁等设施那样,需由纳税人来承担买单。

鉴于高铁投资没有详情报告、政府也无法证明高铁为最好的公共交通投资,因此希望联盟的《2016年财政预算案》反对仓促推动高铁。

我的看法是,与其巨额投资高铁,不如大量扩建铁路或铁轨,同时满足载客和运货需求,这或许是更好的选择。2015年,马来西亚的铁路总哩数比1957年独立时显得更少。如果铁轨能够大量扩建到工业区和小镇,建造更多的分线,例如:在柔佛兴建居銮-峇株巴辖、昔加末-麻坡分线等,就能更有效解决大部分国人的交通需求。

高铁只能载客,而全面扩大铁路的覆盖率,不但能够兼顾载客和送货,同时也鼓励工业选择铁路运输来取代公路运输,此举不但减少对公路的投资、减少交通堵塞,同时也减少排碳。

好些国家的高铁公司最终因客运量的问题而陷入财务危机,最终不得不由国家接管,其债务问题则转嫁给纳税人承担。

由此,我呼吁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和交通部,立即公布在2013年已完成的高铁可行性报告。

交通部其实并无管理公共交通的权限,这无疑是世界上最荒谬的制度安排。我们呼吁交通部长廖中莱争取掌控公共交通,才能对全国公共交通作出长远规划。

民主行动党政治教育局主任兼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
于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