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国家交通安全署不能又沦为另一只无牙老虎

根据媒体报道,交通部长廖中莱宣布将成立国家交通安全署,对此我表示欢迎。

但我对该署的效率和独立性有很大保留。回顾交通部以往记录,我们相信这个新成立的署,只是另一只无牙老虎。

马来西亚的人均车祸死亡率全球最高,这也是我最关注的其中一项课题。

我有三项要点要谈。

一、成立国家交通安全署前,先严正看待《云顶巴士惨剧报告》的所有建议

除非《云顶巴士惨剧报告》所点名的公司或单位如云顶丶陆路交通局和电脑验车中心(Puspakom)为有关惨剧负起责任丶受到训斥和惩戒,否则新设立的全国交通安全署,将毫无公信力可言。

《云顶巴士惨剧》报告是由交通部独立咨询团所准备,旨在调查2013年8月21日发生的云顶巴士掉入深谷的车祸。该车祸造成37人死亡,是我国史上最严重车祸。

我已经多次呼吁,《云顶车祸惨剧报告》应提呈国会辩论。尽管尚有不足之处,但它还是我国最佳和最坦率管理公路交通的报告。

有关报告相当完整地,报告了云顶巴士惨剧的前因后果并提出了改善建议。如果该报告最终被束之高阁,只成为其中一本记录在案的文件的话,那麽我们可以预见这个国家交通安全署,最後只是另一只无牙老虎。

二丶国家交通安全署必须向国会负责

这个国家交通安全署必须独立于内阁和交通部,并直接向国会负责。尽管设立署的想法是启发於美国国家运输安全署,但该署是向国会负责,并且坚持捍卫本身独立性。

反之,《云顶巴士惨剧报告》则建议马来西亚国家交通安全署向内阁负责。

如果马来西亚国家交通安全署置在内阁和交通部辖下,就缺少透明度和受监督。这个署有可能监督创立者的措施举止吗?而且这涉及利益冲突问题。

三丶设立新机构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每一宗死亡车祸都是惨剧,我们必须严正看待。然而,设立全国交通安全署不是万灵丹,交通部和政府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以减少公路亡魂。

假如单靠设立新机构就能解决问题,那麽我国的公路意外应该大大减少,因为我们不乏这类机构,包括:

i)交通部;

ii)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

iii)陆路交通局;

iv)马来西亚道路安全局;

v)道路安全研究所。

廖中莱强调,该署职责不会与现有机构重叠,更声称该署将负责如何减少全国车祸率和宣导道路安全。

如果现有机构都不听从本身部门所做的云顶巴士惨剧报告建议,设立多一个机构能提高现有道路安全吗?

廖中莱,不要选择性执行

廖中莱宣称,设立国家交通安全署乃是跟进云顶巴士车祸惨剧报告的建议。

但我要提醒,该报告的建议应当全面看待,而不是零碎地执行。

为何廖中莱只选择一部分的建议,而忽略其他重要建议?例如:

i)云顶运输公司(肇祸巴士公司)高层并未认真看待巴士操作安全;

ii)大马云顶没有主动采取行动,提升道路安全。甚至第二次探访现场时,竟然还发现车祸所遗留下的部分残骸;

iii)一些政府部门和机构没有把道路安全置在核心事务上,而且在其职责范围内没努力地提升道路安全;

iv)没有任何执法机构在云顶路上设置禁止超速路牌;

v)巴士黑名单在各个机构并没有同步更新;

vi)陆路交通局和电脑验车中心并没有良好管理文件。陆路交通局无法展示肇祸巴士的文件,声称该文件遭白蚁摧毁;而电脑验车中心只在2010年开始才保存验车记录;

vii)公共工程局不认真看待云顶巴士车祸,该局总监并没有给予任何通知下,就缺席听证会。而且所派出的代表无法提供任何有用的资讯。

交通部到底已经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上述建议? 如果交通部认真看待《云顶巴士惨剧报告》和设立国家交通安全署的建议,那么大马云顶丶云顶运输公司丶陆路交通局丶公共工程局和电脑验车中心负责人必须受到严惩不贷。

显然,廖中莱只是选择落实报告中“最安全”的建议,而忽略亟需政治意愿来执行最重要措施,来从而防止大型巴士车祸悲剧重演。

民主行动党政治教育局主任兼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
于2015年1月19日(星期一)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