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在今年底落实新加坡车辆入境费制度前,国阵联邦及州政府应该彻底研究方才落实,降低对本地经济的负面冲击

政府落实任何政策都必须先咨询人民并作彻底的研究,特别是将对人民日常生活以及地方经济带来立即影响的政策犹是。

众所周知,有好一部分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公民,开着新加坡或马来西亚注册的交通工具每天往返两个城市。现在,他们是两国政府竞相调高或开始征收入境费的受害者。

当一部分马来西亚籍客工选择搭巴士、骑摩哆活在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租房子时,仍然有好一部分马来西亚人选择每天开车来回,这反映了两国政府都有必要提升公共交通的衔接以及房屋供应。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柔佛州海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知6月,大约3350万辆交通工具及476万交通工具分别使用振林山第二通道以及新柔长堤。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平均每天有18万4000 以及2万6000多辆交通工具分别使用第二通道及新柔长堤。这对双边关卡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若要了解我国政府向入境新山的新加坡车辆征收入境费,会对本地经济带来什么影响,联邦政府应该公布在这两个海关出入境的新加坡注册车辆及马来西亚注册车辆的数字。

另外,还有马来西亚人驾驶新加坡注册车辆的数字也应该公布,因为,这群人将是落实新国车辆入境收费首当其冲的一群人。

这些数据都将有助于立法者以及社会大众检视、决定我国政府政府是否真的有必要于今年杪落实外国车辆入境费,否则,在客观数据从缺的情况下做决定,该决定只会沦为对新加坡近日调高外国车辆入境费的情绪性报复。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向新加坡注册车辆征收入境费将会对本地经济造成直接冲击,那些驾驶新加坡车辆往返,住在本地的马来西亚人的可支配收入将直接缩水。

如果以一个月20个工作日往返计算,开着新国车辆入境马来西亚,若是征收20令吉入境费,每月可支配收入马上就少了400令吉;若是每次征收50令吉,每月可支配收入就少了1000令吉。

这就是为什么,国阵联邦及州政府有必要彻底研究,方才落实新加坡车辆入境费制度,以降低对本地经济的负面冲击。

国阵领导的政府必须同步提升大新山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家家户户的经济负担。因为,从家里到工作场所路途中没有“第一哩”以及“最后一哩”的衔接,是导致人们宁愿开车上班的主要原因。

同时我们也要强调,不止是马来西亚政府应该在这个议题上负责,新加坡政府如果真的要减轻该岛国内的塞车状况,则该国也有必要慎重考虑找出解决方案。

例如说,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川行新山以及新加坡兀兰的巴士数量应该双倍增加,减少通勤者在关卡等候的时间。否则,在两国都征收或提高入境费,却不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情况下,我们只会看到愈来愈多人骑乘摩哆以及直线上涨的死亡车祸数字。

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政府必须合作解决两国关卡以及桥上的阻塞问题,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报复行为,促进双边共同利益。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政策主任兼士乃州议员黄书琪
于2014年7月19日(星期六)在新山发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