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必须以实际行动鼓励学生学习外语,以开宽毕业后职场的出路。
上周本地大学一位考获“一级荣誉学位”的工程师申诉,因无法用英语沟通而觅职无门,令他深感悲戚。
我建议高教部支持公立大学及学院提供外语课程,比如中文、阿拉伯文、日本文、韩国文或英文,增加大学生掌握外语的能力,储备足够的竞争条件到本地的外资公司谋职。
时任政府在80年代初期推出“向东学习”政策,为国家带来了一股新气象,本地大学界即掀起选读日语及韩语的风潮,甚至还有学生选择到日韩留学深造。通晓韩日语的毕业生,多到韩日资公司工作,一些还跟这些东亚地区的日韩商业公司进行商贸往来,可见外语的利便和实用。
我认为,为吸引巨型跨国公司资金到来,我们自身需做好基本功,本地学校、大学及学院应当提供外语课程,让青年一代身上多一把语文利器,往后能够在外资公司谋得高职及取得高薪。
众所周知,这是地球村的时代,资金流、人才流快速,也是极为普遍的常态,除了精通马来文,政府必须给予青年学生鼓励掌握外语,以增加获得应聘的机率。
2021年,一家跨国教育集团英孚教育(EF Education First)公布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报告,根据112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英语能力进行评估排名,马来西亚以562分在全球排行第28名,而亚洲地区则排在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