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近期所展开的取缔违规车牌行动,美其名是“确保公众使用符合规格的车牌”,但实际上却是榨取民脂民膏填补国阵政府的财政缺口。
根据交通部长廖仲莱近期在国会提供的书面答复指出,陆路交通局自去年11月1日展开取缔违规车牌行动,截止今年1月31日,共累积1万2161总案件,获缴81萬300令吉的罰款。
廖仲莱虽然声称该部是根据《1959年汽車註冊與執照條例》执法,但这项条例迄今已有56年了,还是有那么多人因为车牌不符合规格而触法。政府是否应该检讨有关条例和执法方式?
陆路交通局在这次展开严厉的取缔行动时,时而严厉得“用尺量车牌”,时而又宽松得“用肉眼分辨”,也不时又传出展延取缔的消息,令大众深感混淆。
交通部副部长阿都阿兹在民怨四起时,宣布放宽取缔违规车牌的标准10至15%,交通部的朝令夕改让人民无所适从,廖仲莱难逃其责。
倘若陆路交通局对车牌字形、间隔等标准不一,所开出的罚单也将令人诟病,同时也让开罚者有机会收取贿赂。
财政部所公布的去年截止第3季大马外债已经达到7400亿令吉,国债也达到5820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5% 。
廖仲莱所领导的交通部选在这个时间点对取缔车牌,展开各种‘只顾开罚,不管成效’的取缔行动,很明显是因为钱不够用而巧立名目榨取民脂民膏,而国阵即将在一星期后所落实的消费税, 也是国阵政府填补财政缺口的另一种方式。
民主行动党全国副宣传秘书兼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 于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在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