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卫生部同意让12岁以上少年接种辉瑞疫苗,社交媒体近日流传民众已可通过MySejahtera应用程式与新冠疫苗供应委员会的官网,为12岁及以上青年登记接种疫苗的消息。
政府允许12岁至17岁少年接种疫苗,相信对许多父母来说是一项好消息。因为根据卫生部的资料,冠病确诊及病逝者有年轻化的趋势,截至今年5月31日,我国共有8万2341名18岁以下者确诊,其中2万7402人介于13至17岁。
但是,我认为政府不应该再依赖MySejahtera应用程式,统一收集及处理少年的疫苗预约,这让原本就已经错漏百出的系统,更添紊乱。
身为马来西亚人都知道,我国本就拥有一套完善的小孩至少年的疫苗接种程序。只要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向邻近的政府诊所登记,就能获得一本蓝色或红色簿子,并按照里面的疫苗注射时间表,定期带孩子到诊所接种。到了孩子上小中学后,卫生部也会根据上述记录,到学校提供疫苗给予一年级、中一及中三的学生。
因此,当局理应根据过往的记录,或在校方配合下,让学生通过个人网课的教育电邮账号进行注册,安排卫生局人员直接前往学校,为符合年龄的青少年,分批返校接种疫苗。
如此一来,政府不但可以清楚掌握已登记的数据,学生也能更快地获得疫苗接种,同时避免他们在前往疫苗中心过程中,暴露在感染病毒的风险。
目前有许多40岁至59岁之间的中年人士,申诉他们一早已经在MySejahtera登记接种,但迟迟未获得预约。当局在还没有公布12岁以上青少年接种疫苗机制之前,就“静悄悄”地开通MySejahtera,让这些青少年或父母登记是相当不智的。
我促请政府尽快采取“双轨”制度,一方面加速中年以上群体的接种速度,另一方面安排卫生局人员直接到学校为学生接种,以期我国能早日达到80%人口群体免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