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比雷比是一名41岁的比达友族人,从小都在接受基督教教义的氛围中成长。由于他的父母亲在他8岁时改信伊斯兰教,导致在他12岁时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国民登记局注册成为一名回教徒。他早前向国民登记局申请欲恢复非伊斯兰教徒身份,在今年3月24日高庭判决批准,但国民登记局却立即对此提出上诉。
针对比达友族男子罗尼雷比成功脱教,首相纳吉和砂拉越回教局“突然”同声同气地反对国民登记局提出上诉,而总检察署也非常“配合”,火速宣布撤销这刚于上个月22日正式入禀的上诉案。目前砂州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第十一届州选,纳吉和砂拉越回教局不约而同,在这个时候却一反常态表现出开明的态度,不免令人怀疑他们对此案亮绿灯的诚意。
我的顾虑并非吹毛求疵。若以史为镜,2007年发生那件尚令人记忆犹新的天主教会周刊《先驱报》国语版刊物,被内政部指示抽起“阿拉”字眼,作为获得新出版准证交换条件一案,就充分体现了国阵选前选后急转而下的虚伪态度。
当2009年吉隆坡高庭判决政府禁止《先驱报》使用“阿拉”字眼不合法、不符合宪法、不合理以及无法证明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之际,全国人民皆以为看到了一丝宗教自由前景的曙光。岂料国阵政府却在在第13届全国大选成功蝉联执政以后,于同一年(2013年)对此案提出上诉。而上诉庭与联邦法院大概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先是上诉庭于同年10月推翻高庭的裁决,接而联邦法院在次年年中就驳回罗马天主教会上诉的准令,终结了一切上诉的途径。
我要提醒砂拉越的选民选民,尤其是广大的基督教徒们,《先驱报》一案的整个发展过程,彻底暴露了国阵政府善于在大选前隐藏本性,得到人民的选票后就会把真面目原形毕露。
民主行动党泗里街国会议员黄灵彪 于2016年5月6日(星期五)在泗里街发表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