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份国际报告显示我国海域,特别是南中国海海域的非法捕鱼活动非常猖獗,导致我国包括沙巴的海洋生态严重受到破坏,进而致使近年来我国渔获大受影响,这个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并且不单只要透过政府采取强硬的执法行动,也必须透过国际社会合作,联手打击非法捕鱼行为,以及做出努力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海洋生态。
我是于昨日在国会下议院参与口头提问环节,质询我国政府在遏止非法捕鱼活动所采取的行动,以及非法捕鱼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冲击,获得首相署部长拿督南希的答复。
首相署部长南希表示,马来西亚海域边防单位积极采取行动遏止非法捕鱼行为,以及透过大马渔业局的合作向渔民灌输醒觉意识,停止使用危险及破坏性强的捕鱼方式。
据南希表示,联邦农业及原产部透过渔业局被赋予责任确保大马的渔产维持充裕的资源及供应。此外,政府也修改了1985年渔业法令,作为保护及管理马来西亚海域的渔产。
为停止非法捕鱼行为如使用爆炸物、毒药等,大马渔业局采取了相关行动,如取消违法渔船的执照、扩大醒觉运动以及持续监督各县市和州属所作出的投报。
截至目前为止,政府已经在过去的五年2012年到2016年,于沙巴海域展开543项海事执法行动,取缔非法捕鱼行动。在相关行动中,总共628宗案件已在相关法令下受到调查,总共发出的传票罚款达20万2千令吉。
南希也指出,基于联合国环境署所作出的定义,关于破坏性捕鱼,不只是过度捕捞,也包括对环境及生态造成重大破坏的器材及捕捞途径,都属于破坏性捕鱼的方式,如使用拖网捕捞、使用爆炸物、使用化学毒物等。而在沙巴,通常当地渔民或侵入我国海域的外国渔船,都会使用爆炸物和化学毒物来捕鱼。这造成永久性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导致海底平面受到损坏和不平衡、使用毒物也会造成海底的珊瑚礁死亡,进而危害整个生态及环境。
尽管政府已经展开执法行动,但整个海域的边防仍然疏于防备,每天都有非法渔船闯入并进行破坏性捕鱼,这对于我国的海洋生态乃至渔产渔获,都有巨大的生态损失及经济损失,因此我质问政府到底是否有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与邻国一起协商寻找方案,如要求侵入渔船所属的国家进行赔偿。
对此南希表示,政府已经与印尼签署了备忘录并成立双边联合委员会来对付外国渔船侵入。至于赔偿的建议,目前还没有相关共识。不过,根据目前现有的法律,任何犯法的人士可以遭到惩罚,其捕鱼器材、渔船等资产会被充公,并面对罚款的刑罚。
我也呼吁,要有关单位认识到此问题之严重性,有鉴于我国海域的海洋生态已经严重受到破坏,当局应该尽一切努力,不只是从执法上展开行动,更应该寻求国际组织的合作,拨款致力于修复海底及海洋生态,尤其是珊瑚礁,此事刻不容缓,他希望政府能够严正看待。
民主行动党沙巴州主席兼山打根国会议员黄天发 于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在国会发表的文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