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领袖在115名苏丹依德利斯大学(UPSI)中学华文组教师调回国民型中学执教的事件上,迫不及待地邀功、往自己脸上贴金,以合理化违背败选不入阁的承诺。
如果马华真的打算与华教共进退的话,就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马华在内阁的数十年,每年都抢着当师资分配和优异生无法进入国立大学个案的“中间人”,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如今只是历史重演,而马华也只是再次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却哗众取宠说为华社建功,实在是厚颜无耻。
华社所面对的华教的问题,每年都像连续剧般不断重复上演,而马华则以跑龙套的角色客串民族英雄,以博取观众的掌声。可惜这样的戏码早就被华社看穿,因为华社深知这根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花招,以掩饰马华在华教课题上当家不当权、空喊“代表华社”口号的窘境。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叶呈娟坦承当局的中文教师数据在过去10多年来未曾更新,以致教育部对师资短缺的问题毫不知情。这是否说明马华在过去几十年来的历任教育部长及副部长,根本没有解决华文教师短缺问题的决心,但却不断对华社作出无法兑现的承诺?
华教自我国独立以来所面对的困境,不只是师资短缺问题而已,问题的症结在于整个教育制度根本就对华教不利,而直到现在,国阵依然没有放弃“最终目标”。
我国的华教之路之所以如此坎坷,一切都是拜马华所赐,如今却在此课题上邀功,不只贻笑大方,也再次证明马华入阁富丽堂皇的理由根本不能成立。
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全国组织秘书兼吉打里区州议员李政贤 于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在吉隆坡发表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