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马来西亚应效仿印尼落实30%女性参政固打制及推动比例代表制以增加政坛女性领导者

在2014年10月26日,印尼新任总统佐科威在其34名新内阁名单中有8名是女性,其中更出现了首位女外长。

这个历史性的委任是印尼逐渐成熟的民主进程重要的里程碑。2014年印尼选举中,女性候选人数占总人数的37%(总人数为6619而女性多达2467名),2009年则是30%。2009年,在国会的女性则占18.2%(108人),相比2004年的11%也同样取得进展。

相较之下马来西亚的行政或者司法议会在女性代表上都远远落後。在马来西亚的内阁,只有2名女性,男性则多达33人。在2013年的大选候选人多达523人,女性只占10.7%或者56人。目前在大马,女性国会议员只有仅仅10%或者23名。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最新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201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确实了大马不断滑落的世界纪录。在政治培力指数(Political Empowerment Index)将女性国会议员丶女性部长及女性担任首相的时间长短纳入考量。马来西亚陷入窘境,在142个国家中,我们排名132名。在东南亚我们只比没有选举的汶莱好一点,印尼则排名86名。[1]

为什麽印尼可以远远超越我们?为什麽印尼女性参政人数平稳的进步而马来西亚自1999年开始就只停留在10.4%。1999年,印尼的民主化进程始於1999年 - 其中非常重要的改革为落实30%女性参政固打制及推行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在2003年印尼大选条文第65(1)首次出现女性固打30%,在落实阶段仅是要求在国丶州及地方选举中“记得”至少必须有30%的女性候选人。在2008年则修改其大选条文55为每个党每3名候选人之中必须有1人为女性。

在近期更是发展成在地方政府选举中任何一个无法符合大选条文55的政党将在选举中将被禁止参选。在2014年,印尼选举委员会在7个不同的地方政府选区删除77名来自5个没有符合条件的政党的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在印尼选举委员会积极推动改革下,近乎每个地方政府的选区都有落实30%女性候选人固打制。[2]

印尼同时也推动比例代表制,这个措施成功提高女性及少数族群的机会,同时也给予较小的政党更公平的席位分配。根据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的研究显示比例代表制将会带来明显的改变,根据2012年其观察全球不同选举制度的成果,比例代表制之下有多达25%的女性,领先者当选(First Past the Post,FPTP)则只有区区14%的女性,而混合选举制度的效果则达致17.5%的女性。[3]

如果我国想取得印尼或者其他更成熟的民主国家的成功,我们必须拥有更具体的行动促进女性参与政治。

我呼吁国阵政府提出议案修改选举制度将30%女性固打纳入,向印尼的选举制度看齐以确保每个政党在国州选举中有30%的女性候选人。我也呼吁选举委员会慎重考虑以比例代表制取代领先者当选制度。

槟州青年及体育,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委员会主席兼槟州妇女发展机构主席章瑛于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在槟城发表的文告